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315283
汉语口语词汇识别中声调、语境的作用: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2期
     实验一的各项指标分析说明:高限制性条件下,被试可以较快的判断出首音相同竞争词,而区分尾音相同竞争词时出现了困难,说明尾音相同竞争词与听觉材料更相似,而不是仅仅靠首音信息的作用,支持了TRACE模型强调语境作用和-整体匹配的观点。声调相同竞争词的总注视时间显著大于无关控制词,体现出声调在双字词识别过程中的即时作用。

    3实验二低限制语境条件下声调信息对汉语双字词口语词汇识别的作用

    3.1被试

    选取20名辽宁师范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10名男生,12名女生)。年龄20-26岁,平均年龄为23岁。母语均为汉语,裸眼视力及校正视力均正常。无听力及阅读障碍。

    3.2实验设计

    采用4(竞争词类型:首音相同、尾音相同、声调相同、无关控制词)x2(目标词词频:高频、低频)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

    3.3实验材料

    从《现代汉语词典》(2005)和《现代汉语频率词典》(1986)中选取20个双字词做为目标双字词,10个为高频词(平均词频M>90/百万),10个为低频词(平均词频M<10/百万)。另外80个双字词作为匹配的竞争词,每个目标双字词都有4个双字竞争词:(首音相同竞争词、尾音相同竞争词、声调相同竞争词、无关控制词)。

    竞争双字词呈现及平衡、听觉语句填充及频率控制同实验一。实验二为低限制性句子,实验图片所配的听觉句子是“鸟类的斗争往往比较和平”。

    3.4实验仪器及实验程序同实验一

    3.5统计结果分析

    用SPSS16.0对实验2的四个兴趣区的多个指标进行4x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到竞争词类型、词频在各个眼动指标下的描述统计数据,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眼动指标选取同实验一。

    竞争词类型的主效应分析:首次注视时间上的差异不显著F(3,51)=0.082,p>0.05;凝视时间上的差异边缘显著F(3,51)=3.069,p<0.1,首音相同、声调相同的凝视时间分别高于无关控制词;总注视时间上的差异显著F(3,5 1)=5.269,p<0.05。多重比较发现,首音相同、尾音相同、声调相同的竞争词分别显著大于无关控制词,首音相同竞争词显著大于尾音相同。

    词频的主效应分析:首次注视时间上差异不显著F(1,17)=0.260,p>0.05;凝视时间上的差异显著F(1,17)=5.355,p<0.05,高频词的凝视时间显著小于低频词;总注视时间上的差异显著F(1,17)=6.314,p<0.05,高频词的总注视时间显著小于低频词。高频词在凝视时间、总注视时间上的显著差异,反映出词频效应的存在,即对低频词的加工难于高频词。

    竞争词类型、词频的交互作用分析:首次注视时间上的差异显著F(3,51)=3.809,p<0.05,无关控制条件下的高频词首次注视时间要显著小于低频词,出现了词频效应。而在首音、尾音、声调相同竞争词中均没有发现词频效应,可能与实验的设计和材料选择有关,即在低限制性语境条件下,句首信息、句尾信息之间的联系弱化,被试凭借句首信息准确预测句尾情况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在这种情况下,被试不能立刻做出明确的判断,只能首先排除有明显不同的无关控制词,而首音、尾音、声调相同竞争词则困扰被试的正确选择。凝视时间的差异不显著F(3,51)=1.069,p>0.05。总注视时间的差异不显著F(3,51)=2.087,p>0.05。

    實验二的各项指标分析说明:在低频词条件下的早期加工中,凝视时间上的差异显著反映出激活了首音信息和声调信息,出现词频效应,低频词的总注视时间显著多于高频词的总注视时间,这说明低限制性语境条件下,高频词能够有效促进汉语双字词的听觉词汇识别,与以往研究一致(Becker,1976;卢张龙,白学军,闫国利,2008;任桂琴,韩玉昌等,2012)。随着听觉材料推进,具有相同信息的首字音、尾字音、声调的竞争词都得到激活,音段信息和声调在识别过程中均起作用。说明被试对竞争词的整体匹配更关注,而不是单关注首字音相同词,支持TRACE模型的观点,这与以往关于中文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张仙峰,叶文玲,2006;Malins&Joanisse,2010)。

    4综合讨论

    4.1首音、尾音信息对汉语口语词汇识别的作用

    实验1和实验2中,口语词汇的首音、尾音信息均得到激活,这两类信息都参与了词汇识别的过程,实验结果与Cohort模型观点不符。根据Cohort模型,声音信号发生以后,会激活与其有首音相似的候选词群,候选词之间彼此竞争,抑制目标词的激活。当听觉输入继续,仍然符合语音表征的候选词激活量增加,不再符合的候选词则被排除,最后与听觉输入一致的信息即被激活。本研究中,被试并不仅仅激活了首字音信息,同时也激活了尾字音信息及声调信息,所以实验结果不符合Cohort模型。

    吕勇、沈德立、杜英春和韩宗义(2004)运用ERP方法和行为实验的语音启动研究,发现首字音、尾字音相同词和启动词有同样的干扰作用,且首字音比尾字音的干扰作用大,实验结果支持Cohort模型。Malins和Joanisse(2010)运用视觉一情景范式研究汉语单字词口语词汇识别,结果证明被试对首音相似词的注视时间显著大于无关控制词,支持了Cohort模型。Allopenna等人(1998)通过视觉一情境范式研究了首字音、尾字音及声调在口语理解中的作用,认为词的完整匹配程度及尾音信息在词汇识别中发挥更大作用,符合TRACE模型。Desroches,Joanisse和Robertson(2006)也根据实验证明尾字音信息的作用更大。

    在本实验中不同限制性语境的词汇识别难度大,呈现多个竞争词进行干扰,被试的注意资源更容易被分散,需要对句子进行整合。在这种情况下,被试更注重词汇与句子的整体匹配程度,所以本实验结果更符合TRACE模型。 (王露 万鹏 任桂琴)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