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促进时间性前瞻记忆:内、外部控制的作用(1)
摘要通过操纵背景任务的认知负荷与提示所在的时段位置,考察提示能否通过影响个体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认知控制来促进其任务表现。结果发现提示显著提高了前瞻任务的正确率。内部控制方面,高认知负荷下10分钟处提示显著提高了前瞻干扰量;外部控制方面,高、低认知负荷下6分钟和10分钟处提示均显著增加了时钟查看次数。这表明提示能够通过提高个体的内部和外部控制水平促进前瞻任务的表现,但其影响效果受到认知负荷和提示位置等因素的调节。
关键词时间性前瞻记忆,提示,内部控制,外部控制。
1引言
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是指形成行为意向并将其保持到未来某个情境或时间再去执行的记忆。Einstein和McDaniel(1990)将PM分为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和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time-based prospective memory,TBPM)。EBPM要求个体在某一适当线索(目标线索)出现时去执行前瞻意向;TBPM要求个体在某一特定时间(目标时间)到来时去执行前瞻意向。无论是TBPM还是EBPM,其成功完成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十分重要。Oriani等人(2003)发现提示能够显著提高被试的PM任务成绩,随后的研究也表明提示能够促进个体在EBTM中的任务表现(王丽娟,于战宇,2015;Kliegel&Jager,2007),但在TBPM领域的相关研究较少。
TBPM因缺乏明显的自启线索其成功完成的难点在于到了目标时间能够自我提取前瞻意向这就需要个体在延迟时间里保持前瞻意向,并对流逝的时间进行监控和估计,或者通过查看时钟等方式来确定个体在维持意向和时间估计中所作出的努力被称为内部控制,而查看时钟之类的行为被称为外部控制(Waldum&Sahakyan,2013;Huang,Loft,&Humphreys,2014)。目前在实验室中研究PM多采用双任务范式:在执行背景任务的同时,嵌入PM任务,被试同时执行两种任务导致二者在认知资源上存在竞争(Smith,Hunt,McVay,&McConnell,2007)。认知控制水平反映的就是PM任务的存在对背景任务成绩造成影响的程度研究者通常用TBPM组与控制组任务成绩的差值来度量内部控制水平,称作前瞻干扰量而外部控制水平则用查看时钟的次数来度量(Marsh,Hicks,&Cook,2006;Cook,Marsh,Clark-Foos,&Meeks,2007)。
近年来的实验室研究表明,提示对于TBPM任务表现的促进效果主要作用于前瞻意向的保持過程中(Cook,Meeks,Clark-Foos,Merritt,&Marsh,2014),临床上的研究也发现提示能够帮助患者记住延迟的行为意向,对于因病症而导致的遗忘有缓解作用(Cherkaoui&Gilbert,2017;Mahan,Rous&Adlam,2017)。意向保持是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那么提示能否通过提高个体的内部控制水平来促进TBPM的任务表现呢?已有研究表明,明确的提示能够提高被试执行TBPM任务的正确率,并且显著增加了被试查看时钟的次数,即提高了外部控制水平(Cook et al,2005;Huang et al,2014),但并没有发现提示对内部控制有显著影响。分析Huang等人(2014)的研究发现,其背景任务是词汇判断任务,呈现速率较慢(一个trail时长3s),认知负荷较低,以至于背景任务与PM任务的资源竞争关系不明显。其研究结果显示PM任务正确率与背景任务成绩无显著相关,并且前瞻干扰量整体较低也证实了这点。多重加工理论认为当认知资源较为宽裕时,对PM任务的认知操作并不一定损害背景任务的表现(McDaniel&Einstein,2000;Einstein&McDaniel,2005)。这或许是该研究没有发现提示对内部控制有显著影响的原因之一:即使提示提高了被试的内部控制水平,也无法体现在前瞻干扰量上。
并且Huang等人(2014)的研究认为其前瞻干扰量整体较低是因为被试过多的时钟查看转移了内部控制需求,甚至形成了对外部控制行为的依赖。这说明在该实验中,被试对TBPM任务的认知控制处于较高水平,且更多为外部控制。而自然主义研究的报告显示被试很少进行时间估计和监控,更多是因外部线索诱发而想起(Kvavi-lashvili&Fisher,2007)。这与生活中人们发生TBPM遗忘的情况一致:注意力集中于背景任务而难以提取前瞻意向或准确把控时间。此时提示能够提醒个体前瞻意向的存在并加强其对PM的认知控制,从而促进PM任务的表现。这说明提示的促进作用更多是在个体认知控制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注意竞争理论认为当背景任务的认知负荷较高时,所需认知资源更多,被试对PM任务的控制水平较低(王永跃,葛列众,王健,2010)。
综上,前人研究是在低认知负荷背景任务条件下考察提示对TBPM任务的影响,但其观测到的前瞻干扰量并不能有效地反映被试内部控制水平的变化,且低认知负荷的任务情境不符合生活中多数发生TBPM遗忘的情况,因此本研究通过操纵背景任务的认知负荷进一步探究提示对TBPM的影响。除此之外,在Huang等人(2014)的研究中提示处于PM任务的时间中段,前人研究表明个体在TBPM不同时间进程中的认知控制模式和注意资源参与状态可能是不同的(McDanid&Einstein,2000)。那么,不同时段的提示对于TBPM认知控制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呢?这或许也是前人研究没有发现提示对内部控制水平有显著影响的原因之一。基于此,本研究假设仅在高认知负荷背景任务条件下提示对内部控制水平有显著影响,并且提示所在的时段位置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总之,本研究旨在考察提示能否通过影响个体在TBPM中的内、外部控制来促进其任务表现,并且探讨提示在不同时间进程中影响效果的差异及内、外部控制水平之间的变化。 (胡炜宇 齐冰)
关键词时间性前瞻记忆,提示,内部控制,外部控制。
1引言
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是指形成行为意向并将其保持到未来某个情境或时间再去执行的记忆。Einstein和McDaniel(1990)将PM分为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和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time-based prospective memory,TBPM)。EBPM要求个体在某一适当线索(目标线索)出现时去执行前瞻意向;TBPM要求个体在某一特定时间(目标时间)到来时去执行前瞻意向。无论是TBPM还是EBPM,其成功完成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十分重要。Oriani等人(2003)发现提示能够显著提高被试的PM任务成绩,随后的研究也表明提示能够促进个体在EBTM中的任务表现(王丽娟,于战宇,2015;Kliegel&Jager,2007),但在TBPM领域的相关研究较少。
TBPM因缺乏明显的自启线索其成功完成的难点在于到了目标时间能够自我提取前瞻意向这就需要个体在延迟时间里保持前瞻意向,并对流逝的时间进行监控和估计,或者通过查看时钟等方式来确定个体在维持意向和时间估计中所作出的努力被称为内部控制,而查看时钟之类的行为被称为外部控制(Waldum&Sahakyan,2013;Huang,Loft,&Humphreys,2014)。目前在实验室中研究PM多采用双任务范式:在执行背景任务的同时,嵌入PM任务,被试同时执行两种任务导致二者在认知资源上存在竞争(Smith,Hunt,McVay,&McConnell,2007)。认知控制水平反映的就是PM任务的存在对背景任务成绩造成影响的程度研究者通常用TBPM组与控制组任务成绩的差值来度量内部控制水平,称作前瞻干扰量而外部控制水平则用查看时钟的次数来度量(Marsh,Hicks,&Cook,2006;Cook,Marsh,Clark-Foos,&Meeks,2007)。
近年来的实验室研究表明,提示对于TBPM任务表现的促进效果主要作用于前瞻意向的保持過程中(Cook,Meeks,Clark-Foos,Merritt,&Marsh,2014),临床上的研究也发现提示能够帮助患者记住延迟的行为意向,对于因病症而导致的遗忘有缓解作用(Cherkaoui&Gilbert,2017;Mahan,Rous&Adlam,2017)。意向保持是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那么提示能否通过提高个体的内部控制水平来促进TBPM的任务表现呢?已有研究表明,明确的提示能够提高被试执行TBPM任务的正确率,并且显著增加了被试查看时钟的次数,即提高了外部控制水平(Cook et al,2005;Huang et al,2014),但并没有发现提示对内部控制有显著影响。分析Huang等人(2014)的研究发现,其背景任务是词汇判断任务,呈现速率较慢(一个trail时长3s),认知负荷较低,以至于背景任务与PM任务的资源竞争关系不明显。其研究结果显示PM任务正确率与背景任务成绩无显著相关,并且前瞻干扰量整体较低也证实了这点。多重加工理论认为当认知资源较为宽裕时,对PM任务的认知操作并不一定损害背景任务的表现(McDaniel&Einstein,2000;Einstein&McDaniel,2005)。这或许是该研究没有发现提示对内部控制有显著影响的原因之一:即使提示提高了被试的内部控制水平,也无法体现在前瞻干扰量上。
并且Huang等人(2014)的研究认为其前瞻干扰量整体较低是因为被试过多的时钟查看转移了内部控制需求,甚至形成了对外部控制行为的依赖。这说明在该实验中,被试对TBPM任务的认知控制处于较高水平,且更多为外部控制。而自然主义研究的报告显示被试很少进行时间估计和监控,更多是因外部线索诱发而想起(Kvavi-lashvili&Fisher,2007)。这与生活中人们发生TBPM遗忘的情况一致:注意力集中于背景任务而难以提取前瞻意向或准确把控时间。此时提示能够提醒个体前瞻意向的存在并加强其对PM的认知控制,从而促进PM任务的表现。这说明提示的促进作用更多是在个体认知控制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注意竞争理论认为当背景任务的认知负荷较高时,所需认知资源更多,被试对PM任务的控制水平较低(王永跃,葛列众,王健,2010)。
综上,前人研究是在低认知负荷背景任务条件下考察提示对TBPM任务的影响,但其观测到的前瞻干扰量并不能有效地反映被试内部控制水平的变化,且低认知负荷的任务情境不符合生活中多数发生TBPM遗忘的情况,因此本研究通过操纵背景任务的认知负荷进一步探究提示对TBPM的影响。除此之外,在Huang等人(2014)的研究中提示处于PM任务的时间中段,前人研究表明个体在TBPM不同时间进程中的认知控制模式和注意资源参与状态可能是不同的(McDanid&Einstein,2000)。那么,不同时段的提示对于TBPM认知控制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呢?这或许也是前人研究没有发现提示对内部控制水平有显著影响的原因之一。基于此,本研究假设仅在高认知负荷背景任务条件下提示对内部控制水平有显著影响,并且提示所在的时段位置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总之,本研究旨在考察提示能否通过影响个体在TBPM中的内、外部控制来促进其任务表现,并且探讨提示在不同时间进程中影响效果的差异及内、外部控制水平之间的变化。 (胡炜宇 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