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315292
父母教养方式与低年级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关系:基于交叉滞后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2期
     综上所述,目前研究较多关注的是教养方式对学校适应某一方面的影响,且多集中在教养方式对学校适应的单向影响,鲜有研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动态影响。纵向研究可以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可以详尽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的规律,更适用于探讨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的交互影响。因此本研究试图从动态的、发展的视角,通过纵向研究设计,采用交叉滞后分析的方法考察在低年级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发展中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的交互影响,以期揭示两者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为后续研究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干预方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启迪。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选取北京5所普通小学的儿童为被试,在征得班主任和家长的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儿童小学一年级入学第二学期末(T1)以及二年级第一学期末(T2),向其家长发放《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小学生学校适应家长评定问卷》。同时,以班级为单位对儿童施测《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删掉没有参加智力测验和智力缺陷儿童。第一次发放问卷370份,回收有效问卷349份,平均年龄7.58岁;第二次发放345份,回收有效问卷319份。被试两次流失率共13.13%。且流失与未流失被试在背景信息上差异不显著。

    2.2研究工具

    2.2.1小学生学校适应家长评定问卷

    本研究采用卢富荣等(2015)研究者编制的小学生学校适应家长评定问卷,该问卷包括学校喜欢、学校回避、同伴关系和学校态度四个维度。其中学校喜欢和学校回避统称为学校态度,同伴关系是指学生之间的相处状况,学业行为考察的是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是否顺利。该问卷共24题,问卷采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的5点计分。在本研究中,同伴关系、学校态度、学业行为和学校适应总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60、0.83、0.88和0.90。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为Xeldf=1.94,GFI=0.93。CFI=0.93,RMSEA=0.06。证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2.2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采用台湾陈富美根据Robinson,Mandleeo,Olsen和Hart(1995)问卷所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该问卷共59道题目,包括权威、专制和放任三个维度。权威维度包括温暖、说理、民主、随和4个因子;专制维度包括命令、体罚、不说理、言语攻击4个因子;放任维度包括缺乏坚持性、忽视和不自信3个因子。采用从“从不”到“总是”5点计分,将各因子分数之和作为对应维度的得分。本研究中问卷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0-0.93之间。

    2.2.3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录入与处理,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Harman's Single-FactorTest)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发现,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有10个,第一个因子对变异量的解释率为17.50%,说明共同方法偏差不明显。因此,本研究没有进一步采用统计方法对共同方法偏差效应进行控制。

    3结果与分析

    3.1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考察T1、T2父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与学校适应(学校喜欢、学校回避、同伴关系、学业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详见表1):低年级小学生的T1、T2测量得到的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显著相关,学校适应各维度显著相关(T1、T2学业行为和T1、T2学校回避之间的相关除外)。表明低年级小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在6个月内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此外,不管是在T1还是T2,权威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各维度的同时性和继时性相关均显著(T2权威教养方式与T1学业行为之间的相关除外);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各维度的同时性与继时性相关也显著(T1专制型与T1、T2学业行为以及T2专制型与T1学业行为之间的相关除外);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同时性与继时性相关显著(T1放任型与T1、T2学业行为之间的相关除外)。表明:从T1到T2,6个月的时间里,低年级小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前、后测呈中等程度的相关。

    3.2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的交叉滞后回归分析

    为探讨低年级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学校喜欢、学校回避、同伴关系、学业行为)的交互影响,以相關分析为基础,采用全部纳入法(Enter)进行回归分析,构建父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与学校适应(学校喜欢、学校回避、同伴关系、学业行为)之间的交叉滞后模型(见图1、图2、图3、图4)。图中双箭头旁的系数表示相关系数,单箭头旁的系数表示标准回归系数,实线表示回归系数显著,虚线表示不显著。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喜欢的交叉滞后模型结果发现(见图1):T1权威型、专制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T2学校喜欢与T1学校喜欢对T2权威型、专制型教养方式的预测系数均不显著;但T1放任型教养方式对T2学校喜欢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12,p<0.05),T1学校喜欢对T2放任型教养方式的负向预测达到了边缘显著(β=-0.10,p=0.06),表明在教养方式与学校喜欢的关系中,放任型教养方式与低年级小学生的学校喜欢具有显著的交叉滞后效应。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回避的交叉滞后模型结果发现(见图2):T1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T2学校回避与T1学校回避对T2权威型教养方式预测系数均不显著;T1专制型教养方式对T2学校回避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 9,p<0.05),T1学校回避对T2专制型教养方式的预测系数未达到显著意义;T1放任型教养方式对T2学校回避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2,p<0.05),T1学校回避对T2放任型教养方式的预测系数不显著,表明在教养方式与学校回避的关系中,专制型、放任型的教养方式更大程度上影响低年级小学生的学校回避。 (卢富荣 刘丹丹 李杜芳 王耘)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