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313542
反向心思考和类比思考对锚定效应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3期
     摘要采用基于锚定效应经典研究范式的自编问卷对1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一通过对参与者使用反向思考与类比思考的应对方案前后的数据比较,考察两种思考方法是否能够降低锚定效应的影响。以往同类研究中发现,时间压力作为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会对最终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研究二基于研究一加入时间压力来考察高时间压力是否能够使应对方案失效。结果表明,反向思考和类比思考的应对方案能够降低锚定效应的影响,高时间压力下应对方案依然有效。这一结果启示我们,在决策时,要有批判精神,要三思而行,做一个理智的决策者。

    关键词锚定效应,批判性思维,反向思考,类比思考,时间压力。

    1引言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指个体在不确定情境条件下做出判断时,会根据已有信息(数值、文字材料等)做出估计,使最终决策向锚定值(已知信息)倾斜,产生决策偏差。锚定效应最先是由Tversky和Kahneman在实验研究中发现的(Tversky&Kahneman,1974)。这一发现解释了实际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比如小米手机在面世之初主打性价比,在当时手机价格普遍在3000到5000元,大家也都接受了这样的设定。而小米手机在同等性能和质量条件下定价1999元。此时手机价格的锚定值在3000 5000元,面对与锚定值相差近千元甚至一倍的小米手机,自然是广受追捧。

    关于锚定效应的理论解释很多,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不充分调整模型(Epley&Gilovich,2006),选择通达模型(Mussweiler&Strack,2000a,2000b)和双加工模型(曲琛,周立明,罗跃嘉,2008)。

    常见的锚定效应有几类,其中Tversky和Kahneman最早发现的锚定效应称为传统锚定效应,其研究范式也被称为经典两步式(Tversky&Kahneman,1974)。另外有研究者提出了基本锚定效应(Wilson,Houston,Etling&Brekke,1996)。直接呈现锚定信息,当被试对锚定信息进行了认知加工后产生锚定偏差,他们的研究被称为一步式研究范式。在基本锚定效应的研究基础上还有人研究潜在锚定效应(Reitsma-van Rooiien&Daamen,2006;Mussweiler&Englich,2005)和环境锚定效应(Criteher&Gilovich,2008)。另外,还有一种是自发锚定效应,即个体根据自身经验认识,以自己头脑中储存经验认识为线索为依据进行比较调整(Epley&Gilovich,2006)。

    锚定效应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信息的确定性程度,比如已知当前英镑对人民币的汇率(1英镑=8.7703人民币),不论锚值大小,都不会影响对汇率确切数值的判断。所以锚定效应的发生建立在不确定情景下或者说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已有研究中发现锚值本身特征是影响因素之一(李斌,徐富明,王伟,邓子鹃,张军伟,2010),锚本身分为可行锚(数值在正负一个标准差内)和不可行锚(数值在正负十个标准差之外),但最近研究表明,无论锚值是否可行,甚至是极端值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锚定效应(Cheek,Coe-Odess,&Schwartz,2015)。锚定效应还受到专业知识技能的影响,比如有研究者(Englich。Mussweiler&Strack,2006)发现,在处理犯罪问题时,法官和缺乏法学知识经验的非法学专业的学生都会受到锚定信息的影响,从而出现锚定效应。在医学领域也有相似的发现,专业医生在对病情判断时也会出现锚定效应(Brewer&Chapman,2002)。研究发现,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人锚定偏差有显著差异,即锚定效应存在个体差异(McElroy&Dowd,2007)。也有研究表明情绪因素对锚定效应有较大影响,在积极情绪条件下,人们往往会更容易出现锚定效应,而在负性情绪中,人们会做出批判而引发更多的思考,从而修正锚定效应(Englich&Soder,2009)。此外,认知因素也影响锚定效应,但相关研究表明,认知因素主要对自发锚定有影响,而对传统锚定效应没有任何影响(Epley&Gilovieh,2006)。除了上述影响因素,时间压力也被认为是影响锚定效应的一个因素。在有关潜在锚(基本锚定效应的一种)的研究中发现,潜在锚(即没有反映到意识中的锚)只有在时间压力下才会出现锚定效应(Reitsma-vanRooijen&Engfieh,2006)。

    已有研究發现锚定效应普遍存在。在金融领域,台湾研究者发现股票价格波动的幂律规模和异常扩散与锚定效应有关(Liu,Liao,Ko,&Lih,2017)。研究者发现,在商业谈判领域首次报价在谈判中可以引起锚定效应(Gunia,2017)。有研究发现,在德尔福(Delphi)方法的准确性上会受到锚定的影响(Winkler&Moser,2016)。在消费领域,不合理的定价和拍卖价格作为锚值会影响消费者的判断(Marks&Welseh,2015)。在电子商务领域,有研究者发现推荐系统提出的评级(作为锚值)可以为消费者构建偏好的锚点,塑造观众的偏好评级(Adomavieius,Bockstedt,Curley,&Zhang,2013)。研究者在探讨惩罚性参考图表材料对“外行法官”判决的影响时发现,图表材料的锚定效应是由峰值的视觉吸引力引起的(Watamura,Wakebe,&Saeki,2014)。随着锚定效应研究愈发广泛,锚定效应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锚定效应在有些领域的应用是正当的,积极的,在有些领域的应用是不正当的,消极的。如某些人利用锚定效应进行恶意误导舆论,一些人利用锚定效应制造营销陷阱等。因此,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锚定效应的负面影响并致力于探讨锚定效应的干预策略。Mussweiler&Strack(2000a)发现,反向思考策略能够使人较少受到传统锚定效应的影响。有研究者建议人们将已有经验和记忆的类似信息作为参照,与锚值进行对比并进行因果的思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基本锚定效应的偏差(Paritosh&Klenk,2006)。在应用领域,如在情报分析工作中,有研究表明减少锚定效应要对思维方式进行修正,对行为动机进行调试(刘杰,2016)。有研究者讨论了针对刑事审判预断中锚定效应的干预策略(吴平,池元超,2013)。 (刘金平 刘建勋)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