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313067
心智游移、工作记忆对初中生阅读理解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3期
     心智游移和工作记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引起研究者重视,对二者关系的探讨也得到关注,但研究结论不一致。有研究发现,心智游移的自发性很少占用工作记忆资源(SmaUwood&Schooler,2006)。当目标任务需要更多的工作记忆资源时,心智游移不会一直存在;心智游移启用了工作记忆资源,超过当前任务优先发生(Watkins,2008),即心智游移与工作记忆无关。注意控制失败假说(认知失误观点)认为,心智游移与工作记忆呈负相关,即心智游移频率越低,工作记忆广度越大,这与个体的抑制控制能力有一定关系(McVay&Kane,2010)。心智游移的执行控制理论(executive-control theory of mind wandering)(Smallwood,Heim,Riby,&Davies,2006)认为,心智游移与工作记忆呈正相关,心智游移是个体的工作记忆资源从主要任务撤回到与个体有关的内部心理事件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是有目标的且可发生在没有意愿的情况下(MeVay&Kane,2010)。当心智游移发生时,离线思维与在线思维共同竞争执行功能资源,处理当前任务的进程遭到破坏,“注意”被迫从外界刺激转向个体内部心理事件,分配给当前主要任务的工作记忆资源减少,当前主要任务的绩效降低(Thomson,Ralph,Besner,&Smilek,2015),按此推论工作记忆需要占用执行功能资源,高工作记忆广度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心智游移。使用运算广度任务和视觉搜索任务研究心智游移与工作记忆的关系时发现,在比较容易的操作任务下,工作记忆广度与心智游移频率呈显著正相关(Levinson et al.2012)。事实上,以上观点并不矛盾,因为关注的问题阶段不同,最初心智游移因执行控制失败发生,它一旦发生就会消耗部分注意资源(Smallwood,2013)。而且,心智游移具有个体差异,有人做什么任务都不专心,不管对待简单任务还是需要投入较大精力的任务都会走神;有人做简单枯燥的任务时走神,但在需要付出较大努力完成的任务面前就会全神贯注不走神(MeVay&Kane,2010)。

    综上所述,前人多使用问卷法考察心智游移的发生频率、内容和特点,很少将心智游移放入具体、需要消耗认知资源的实验任务中进行直接客观的测量。而且有研究者指出问卷法测量的心智游移更多体现心智游移的特质,实验任务中测得的心智游移更多表现心智游移的状态(李鹏飞,2014)。那么心智游移作为特质和状态对阅读理解的影响是否一致?这是本研究要考察的一个问题。再者,以往研究被试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上,对其他年龄阶段的被试研究较少,这不利于对心智游移的发展性特点及预防、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更需要得到关注和关怀(孔海燕,2017)以促进智力发展取得巨大进步,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则有助于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因此,本研究拟考察日常生活中的心智游移和实验任务中的心智游移(即心智游移特质和状态)、工作记忆对初中生不同体裁阅读理解的影响及其内部作用机制,希望为提高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2方法

    2.1被试

    随机选取某中学初一学生的三个自然班共101人,其中男生53人,女生48人,平均年龄12.65±0.72岁,均为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母语均为汉语且未参加过此类实验。被试接受心智游移频率问卷调查、持续注意任务与工作记忆广度测试和阅读理解测试。剔除心智游移频率中测谎题未通过或有漏答情况、SART任务中nogo正确率低于20%和记忆广度测试中判断正确率低于25%的被试,最终得到有效被试72人。

    2.2材料

    2.2.1心智游移评定材料

    (1)心智游移频率量表

    使用王寅谊(2011)编制的MindWandering频率量表,它是调查一天心智游移发生频率的结构性量表,共22题,包括一个测谎题,采用5点计分,1=极少(0-2次),2=偶尔(3-4次),3=-般(5-7次),4=经常(8-10次),5=总是(11次以上)。总分为1-105分,分数越高代表心智游移发生频率越高。从自发思维和注意失控两个方面来评估心智游移发生的频率,还有一种辅助评价方式即游移频率的总体性评价。自发思维指个体意识活动中自发出现的一些心智活动,主要强调心智游移发生的不受控制性特征;注意失控指心智游移经常表现为注意的转移,即注意不再指向和集中于当前进行的任务,而是转向内部思维活动;总体性评价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心智游移频率的一种趋势。本次测验问卷的总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2,自发思维因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是0.87,注意失控因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是0.75,总体性评价因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按照温忠麟提出的如果信度系数在0.75-0.90之间表示量表的信度较好(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2004),此量表可靠地测出了学生的心智游移程度。

    (2)持續注意任务(theSustained Attention to ResponseTask,SART)

    SART范式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心智游移的范式,是传统go/no go范式的变式。给被试随机呈现双字的植物和动物类词语,要求被试对出现的植物类词语按空格键(go),当出现动物类词语时不做任何反应(no-go),进行1次练习3次正式测验。每个词语呈现时间为750ms,刺激间隔为950ms,共450个试次,包括60个动物类词语,360个植物类词语,出现顺序随机,所用词语从中学生常见词语中选取。在任务进行中,随机的30个时间点会出现一个问题即思维探针(probe),要求被试报告自己是否出现心智游移,被试判断后做出相应的按键选择。问题为:“问题出现之前那一瞬间,你所想的内容是:①专注在任务上②对任务的评价③与任务无关”。

    这些选项都在实验前向被试做了详细说明:“专注在任务上”是指当时脑中所想的关于这些词语和相应的反应;“对任务的评价”是指当时他们对自己前面已完成任务的评价,如前面对动物类词语按了键而懊恼,或成功抑制了对动物类词语的反应而高兴;“与任务无关”是指当时闪过脑海的内容和当前任务无关,如过去的某些记忆,当前自己的状态,或接下来的计划,甚至是与现实无关的想象等。被试通过按键盘上的数字键1、2、3给出答案,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计时,让被试有足够的时间回想。 (孔海燕 孙雨 宋广文)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