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会说谎?自我损耗削弱诚信行为及其缓解机制(4)
3.3.2内疚启动与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
对被试在“点游戏”任务中的正确率进行2(自我损耗)×2(内疚启动)两因素的组间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自我损耗组主效应显著(F(1,148)=16.67,p<0.001,η2=0.103),即相比于低自我损耗组,高自我损耗组被试在“点游戏”任务中的正确率更低(M高损耗=0.28±0.03;M低损耗=0.43±0.03);内疚启动的主效应显著(F(1,148)=37.79,p<0.001,η2=0.20),即相比于无内疚启动,内疚启动后的被试在“点游戏”任务中的正确率更高(M内疚组=0.47±0.03;M控制组=0.25±0.03);两者交互作用也显著(F(1,148)=4.19,p<0.05,η2=0.03)。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见图3),在内疚启动条件下,自我损耗组的主效应不显著(F(1,148)=2.07,p=0.15,η2=0.01),但是在控制条件下,自我损耗组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1,148)=18.79,p<0.001,η2=0.11),即低自我损耗组被试比高自我损耗组被试在“点游戏”任务中的正确率更高(M高损耗+控制组=0.14±0.04;M低损耗+控制组=036±0.04)。反过来看,无论是高自我损耗组(F(1,148)=33.58,p<0.001,η2=0.19),还是低自我损耗组(F(1,148)=8.41,p<0.01,η2=0.05),内疚启动后的被试在“点游戏”任务中的正确率均显著高于控制组。该结果不仅证实了实验1的结果,而且还说明启动内疚情绪可有效缓解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
4讨论
自我损耗效应是由于前一阶段过度消耗自控资源(累了)而导致个体在随后的自控任务中出现暂时性的自我控制失败现象。本研究通过2个递进实验检验“累了会加剧撒谎吗?”这一假设。实验1结果发现:相比于低损耗组,高损耗组被试在猜测硬币正反面任务时更容易谎报自己的预测结果,即做出更多的非诚信行为,假设1得到验证。实验2进一步发现启动内疚情绪确实有效缓解了自我损耗效应,促使被试在“点游戏”任务中表现出更多的诚信行为,验证了假设2。
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可以从双系统理论和前额叶皮层激活不足两个角度进行解释。首先,根据双系统理论(dual-system of self-control)的观点,自我控制可分为意识层面的控制系统和潜意识层面的冲动系统。自我控制资源的多少将会决定由何种系统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对后续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Hofmann,Friese,& Strack,2009)。我们认为,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之所以会对诚信行为倾向产生影响,是因为个体在诚信选择中由于自我控制资源的缺乏,致使个体无法进行良好的自我控制,阻碍了个体对本能冲动的抑制,此时个体在冲动系统的主导下做出行为反应,无法抵制外界的诱惑,从而导致自我控制失败现象的发生,此结果与自我控制双系统的理论假设相吻合(Muraven,Tiee,& Baumeister,1998),进一步验证了自我控制双系统理论在诚信行为中的作用机制。其次,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还与执行控制有关。周晓林(2004)指出,执行控制是个体通过调节认知过程来确保认知系统发挥最优化功能的控制机制。个体在做出诚信选择时会面临自身利益与道德规范的动机冲突,这时需要采用各种认知评价手段来与不合理的欲望和冲动进行辩驳,这个过程需要执行控制的参与。然而,自我控制与执行控制存在较大的重叠,自我损耗通过抑制执行控制功能的发挥来阻碍随后的认知加工进程(Sehmeichel,2007),当自我控制资源受损时,个体对不合理的欲望、动机监控和调节失败,难以进行有效的认知信息辨别而出现认知偏差,从而导致非诚信行为的发生(Li,Nie,Zeng,Huntoon,& Smith,2013)。另一方面,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前额叶皮层是自我控制的神经基础(Hare,Camerer,& Rangel,2009)。研究发现,自我损耗会抑制左侧前额叶皮层的激活,导致个体在面对外部利益诱惑时更易做出冲动决策(窦凯,聂衍刚,王玉洁,黎建斌,沈汪兵,2014)。整合模型也认为,自我损耗通过影响前额叶皮层的活动水平(主要是抑制前额叶皮层的显著激活),阻碍了执行控制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降低认知加工任务的表现(黎建斌,2013),进而促使低诚信行为的出现。由此可见,面对“说谎带来收益而诚信则会损失”这种冲突情境时,自我损耗状态下的个体很可能无法抵制诱惑,从而做出非诚信行为。
实验2还验证了本研究的另一个假设:内疚情绪可缓解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高损耗组,还是低损耗组,诱发内疚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内疚是一种道德情绪,当人们做错事或伤害到别人时,往往会在后续表现出助人、捐赠等良好的行为结果来消除内疚(Tangney,Stuewig,& Mashek,2007),通过补偿、反省等手段尽力避免再做出伤害行为,以此减轻自身焦虑、自责、不安的情绪。感受到內疚的人会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审视决策过程,对事件作出事实和反事实的结论,并将事件的评估与内疚情绪储存于记忆中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行为。由此可见,内疚情绪能够促进道德内化,使自制力和道德标准更为严格。本研究认为,虽然自我损耗会导致自我控制功能的受损而表现出更多的非诚信行为,但是内疚情绪的诱发促使个体对道德行为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进而做出更为严格的道德判断,表现出符合道德规范、社会赞许的诚信行为以弥补内疚带来的心理负担,由此缓解了自我控制资源损失对诚信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首先,采用了两个跨范式的经典实验来考察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增加了实验结果的效度,更能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其次,进一步验证了自我损耗导致诚信行为的缺失,揭示其内在心理机制;另外,初步证实了诱发内疚情绪弥补自我损耗带来的不良影响,促使诚信行为的增加,为克服自我损耗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以往发现积极情绪(Gong & Li,2017)、正念感应(Yusainy & Lawrence,2015)等均可减少自我损耗的不良结果,因此,未来研究可拓宽调节自我损耗与诚信行为两者关系的变量,为恢复自我控制资源提供新途径。另外,内疚情绪作为一种道德情绪,在某种程度上起一定的积极作用,如促进亲社会行为(Torstveit,Sutterlin,& Lugo,2016)、合作行为(Vaish,2018)等,这为广大教育者提高青少年诚信行为,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近年来,虽然自我损耗的观点受到质疑(Carter & MeCullough,2014;Carter,Kofler,Forster,& McCullough,2015),但仍有大量成果证实自我损耗的可重复性(Lee,Chatzisarantis,& Hagger,2016;Maranges & Baumeister,2016;Wenzel,Zahn,Rowland,& Kubiak,2016)。重复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会受到诸如被试群体人格特质、主试操作、实验室生态效度、地区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本研究通过操纵检验、严格的实验设计等确保了实验的有效性。未来研究可以采用ERPs、fMRI等技术进一步揭示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神经机制,为开展诚信行为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5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负面影响,个体在高自我损耗状态下更倾向于选择说谎而不是诚信;但通过内疚情绪启动,可有效缓解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 (聂衍刚 利振华 窦凯 毛兰平)
对被试在“点游戏”任务中的正确率进行2(自我损耗)×2(内疚启动)两因素的组间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自我损耗组主效应显著(F(1,148)=16.67,p<0.001,η2=0.103),即相比于低自我损耗组,高自我损耗组被试在“点游戏”任务中的正确率更低(M高损耗=0.28±0.03;M低损耗=0.43±0.03);内疚启动的主效应显著(F(1,148)=37.79,p<0.001,η2=0.20),即相比于无内疚启动,内疚启动后的被试在“点游戏”任务中的正确率更高(M内疚组=0.47±0.03;M控制组=0.25±0.03);两者交互作用也显著(F(1,148)=4.19,p<0.05,η2=0.03)。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见图3),在内疚启动条件下,自我损耗组的主效应不显著(F(1,148)=2.07,p=0.15,η2=0.01),但是在控制条件下,自我损耗组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1,148)=18.79,p<0.001,η2=0.11),即低自我损耗组被试比高自我损耗组被试在“点游戏”任务中的正确率更高(M高损耗+控制组=0.14±0.04;M低损耗+控制组=036±0.04)。反过来看,无论是高自我损耗组(F(1,148)=33.58,p<0.001,η2=0.19),还是低自我损耗组(F(1,148)=8.41,p<0.01,η2=0.05),内疚启动后的被试在“点游戏”任务中的正确率均显著高于控制组。该结果不仅证实了实验1的结果,而且还说明启动内疚情绪可有效缓解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
4讨论
自我损耗效应是由于前一阶段过度消耗自控资源(累了)而导致个体在随后的自控任务中出现暂时性的自我控制失败现象。本研究通过2个递进实验检验“累了会加剧撒谎吗?”这一假设。实验1结果发现:相比于低损耗组,高损耗组被试在猜测硬币正反面任务时更容易谎报自己的预测结果,即做出更多的非诚信行为,假设1得到验证。实验2进一步发现启动内疚情绪确实有效缓解了自我损耗效应,促使被试在“点游戏”任务中表现出更多的诚信行为,验证了假设2。
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可以从双系统理论和前额叶皮层激活不足两个角度进行解释。首先,根据双系统理论(dual-system of self-control)的观点,自我控制可分为意识层面的控制系统和潜意识层面的冲动系统。自我控制资源的多少将会决定由何种系统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对后续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Hofmann,Friese,& Strack,2009)。我们认为,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之所以会对诚信行为倾向产生影响,是因为个体在诚信选择中由于自我控制资源的缺乏,致使个体无法进行良好的自我控制,阻碍了个体对本能冲动的抑制,此时个体在冲动系统的主导下做出行为反应,无法抵制外界的诱惑,从而导致自我控制失败现象的发生,此结果与自我控制双系统的理论假设相吻合(Muraven,Tiee,& Baumeister,1998),进一步验证了自我控制双系统理论在诚信行为中的作用机制。其次,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还与执行控制有关。周晓林(2004)指出,执行控制是个体通过调节认知过程来确保认知系统发挥最优化功能的控制机制。个体在做出诚信选择时会面临自身利益与道德规范的动机冲突,这时需要采用各种认知评价手段来与不合理的欲望和冲动进行辩驳,这个过程需要执行控制的参与。然而,自我控制与执行控制存在较大的重叠,自我损耗通过抑制执行控制功能的发挥来阻碍随后的认知加工进程(Sehmeichel,2007),当自我控制资源受损时,个体对不合理的欲望、动机监控和调节失败,难以进行有效的认知信息辨别而出现认知偏差,从而导致非诚信行为的发生(Li,Nie,Zeng,Huntoon,& Smith,2013)。另一方面,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前额叶皮层是自我控制的神经基础(Hare,Camerer,& Rangel,2009)。研究发现,自我损耗会抑制左侧前额叶皮层的激活,导致个体在面对外部利益诱惑时更易做出冲动决策(窦凯,聂衍刚,王玉洁,黎建斌,沈汪兵,2014)。整合模型也认为,自我损耗通过影响前额叶皮层的活动水平(主要是抑制前额叶皮层的显著激活),阻碍了执行控制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降低认知加工任务的表现(黎建斌,2013),进而促使低诚信行为的出现。由此可见,面对“说谎带来收益而诚信则会损失”这种冲突情境时,自我损耗状态下的个体很可能无法抵制诱惑,从而做出非诚信行为。
实验2还验证了本研究的另一个假设:内疚情绪可缓解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高损耗组,还是低损耗组,诱发内疚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内疚是一种道德情绪,当人们做错事或伤害到别人时,往往会在后续表现出助人、捐赠等良好的行为结果来消除内疚(Tangney,Stuewig,& Mashek,2007),通过补偿、反省等手段尽力避免再做出伤害行为,以此减轻自身焦虑、自责、不安的情绪。感受到內疚的人会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审视决策过程,对事件作出事实和反事实的结论,并将事件的评估与内疚情绪储存于记忆中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行为。由此可见,内疚情绪能够促进道德内化,使自制力和道德标准更为严格。本研究认为,虽然自我损耗会导致自我控制功能的受损而表现出更多的非诚信行为,但是内疚情绪的诱发促使个体对道德行为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进而做出更为严格的道德判断,表现出符合道德规范、社会赞许的诚信行为以弥补内疚带来的心理负担,由此缓解了自我控制资源损失对诚信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首先,采用了两个跨范式的经典实验来考察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增加了实验结果的效度,更能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其次,进一步验证了自我损耗导致诚信行为的缺失,揭示其内在心理机制;另外,初步证实了诱发内疚情绪弥补自我损耗带来的不良影响,促使诚信行为的增加,为克服自我损耗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以往发现积极情绪(Gong & Li,2017)、正念感应(Yusainy & Lawrence,2015)等均可减少自我损耗的不良结果,因此,未来研究可拓宽调节自我损耗与诚信行为两者关系的变量,为恢复自我控制资源提供新途径。另外,内疚情绪作为一种道德情绪,在某种程度上起一定的积极作用,如促进亲社会行为(Torstveit,Sutterlin,& Lugo,2016)、合作行为(Vaish,2018)等,这为广大教育者提高青少年诚信行为,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近年来,虽然自我损耗的观点受到质疑(Carter & MeCullough,2014;Carter,Kofler,Forster,& McCullough,2015),但仍有大量成果证实自我损耗的可重复性(Lee,Chatzisarantis,& Hagger,2016;Maranges & Baumeister,2016;Wenzel,Zahn,Rowland,& Kubiak,2016)。重复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会受到诸如被试群体人格特质、主试操作、实验室生态效度、地区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本研究通过操纵检验、严格的实验设计等确保了实验的有效性。未来研究可以采用ERPs、fMRI等技术进一步揭示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神经机制,为开展诚信行为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5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负面影响,个体在高自我损耗状态下更倾向于选择说谎而不是诚信;但通过内疚情绪启动,可有效缓解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 (聂衍刚 利振华 窦凯 毛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