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6年第2期
编号:11109830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临床及预后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日 黄伟光 韦建瑞 陈思伟 吴同果
第1页

    参见附件(239KB,3页)。

    黄伟光 韦建瑞 陈思伟 吴同果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梗死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16例初发AMI病人,按梗死前48h有无心绞痛分为缺血预适应组(IPC,64例)、无缺血预适应组(NIPC,52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IPC组比NIPC组的心肌梗死范围小(P0.05),血清心肌酶学峰值低(P0.05),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壁瘤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具有保护心肌、缩小梗死范围,改善近期预后的作用。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心肌梗死 预后

    【分类号】R542.22

    心肌缺血预适应是指反复短暂的缺血发作可以使心肌在随后较长时间缺血中得到保护,由Murry等[1]于1986年首次提出。动物实验已证实缺血预适应可以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和减轻梗死后心功能不全。临床研究也发现梗死前心绞痛可使心肌处于预适应状态[2]。现通过对1
------
     摘要: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梗死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16例初发AMI病人,按梗死前48 h有无心绞痛分为缺血预适应组(IPC,64例)、无缺血预适应组(NIPC,52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IPC组比NIPC组的心肌梗死范围小(P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