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6年第3期
编号:11109806
老年期痴呆病人行为障碍的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日 张晨辉 林桂永 陆兵勋
第1页

    参见附件(176KB,2页)。

    张晨辉 林桂永 陆兵勋

    【摘要】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混合型痴呆(MD)、血管性痴呆(VD)病人的行为障碍。方法采用认知功能减退(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水平、CMAI评定老年期各型痴呆病人的行为障碍,并进行比较。结果AD组、MD组、VD组3组间的年龄、MMSE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AD组与VD组间的ADL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MAI量表激越行为总发病率AD组明显高于VD组和MD组,但激越行为发生率和严重程度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组ADL高于VD组,与MD组无统计学意义,且激越行为总发病率均高于VD组、MD组,但激越行为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AD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特征性改变,但痴呆的三种分型的精神、行为异常症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行为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混合型痴呆 血管性痴呆

    【分类号】R749.1

    痴呆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全面型、持续性的智能障碍综合征[1]。Kokman等[2]调查发现6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发病率为3.5%,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急剧升高。除认知功能障碍外,还伴有语言或身体攻击、徘徊、猜疑、激惹、幻觉、妄想等精神行为症状[3]。激越行为(agit
------
     摘要:目的 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混合型痴呆(MD)、血管性痴呆(VD)病人的行为障碍。方法采用认知功能减退(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水平、CMAI评定老年期各型痴呆病人的行为障碍,并进行比较。结果 AD组、MD组、VD组3组间的年龄、MMSE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AD组与VD组间的ADL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