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77874
单侧孔抽吸引流清除术辅以活瘀复遂汤治疗72例脑内血肿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5期
     摘要:目的总结锥孔引流脑内血肿清除术的适应证与方法,以期指导临床。方法选择CT提示混杂密度、高密度占位效应明显且部位较深的脑内血肿锥孔引流术,部分病人术后用尿激酶溶解冲洗并持续引流。恢复期辅以中医药治疗,方剂选取活瘀复遂汤。结果72例病人中,死亡12例,术后症状立即缓解40例,术后症状缓慢恢复20例。术后3 d复查颅脑CT,占位效应解除,血肿基本引流干净。结论锥孔引流脑内血肿清除术,并于恢复期辅以活瘀复遂汤治疗,能够使血肿引起的颅内高压得到缓解。

    关键词:锥孔引流;血肿清除术;尿激酶;活瘀复遂汤

    中图分类号:R651.1 R289.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5—0401—02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及准确定位水平的提高、术者操作技术的熟练,无疑为微创引流治疗脑内血肿开创了广阔的前景。与骨瓣或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创伤小,术后病人反应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病人及家属畏惧、顾虑情绪减轻,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易被人们接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颅内血肿的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1年1月-2005年1月,对72例脑内血肿的病人采用了锥孔单侧孔抽吸引流的方法进行了治疗。其中男41例,女31例;年龄36岁~83岁,平均66岁,65岁以上42例;有明确高血压病病史59例。意识状态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分~5分8例,6分~8分32例,9分~12分27例,12分~15分5例。一侧瞳孔散大22例,双侧瞳孔散大6例。所有病人均行颅脑CT扫描,出血部位:壳核出血50例,丘脑出血8例,皮层下出血10例,小脑出血4例。血肿量:30mL~60mL52例,60mL~100mL18例,100 mL以上2例。

    1.2锥孔引流操作方法

    1.2.1 CT定位病人来院后先进行头颅CT扫描定位,显示血肿的部位、性质及大小,必要时进行加强扫描,以便定位更准确对比邻脑组织结构受累情况。以CT显示血肿最大层为横线,此线头皮上粘贴竖立间距1cm大头针数枚,加扫该层1次,即可精确定位。
, 百拇医药
    1.2.2器械准备直径6mm颅锥。选用2mm,4mm,5mm直径不同的硅胶引流管,管的顶端留单侧孔,与末端标记对齐。根据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血肿选用引流管。

    1.2.3具体操作根据CT图片准确测量出血肿的中心位置及穿刺深度,选择并标记出头皮最佳锥孔点,遵循距离短、避开大血管及脑组织重要功能区的原则。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躁动不安不能配合治疗者可用静脉复合麻醉或镇静剂,锥孔、穿刺、放置引流管一定要快、准。置管成功后,先抽出部分液态或凝胶状血肿,迅速缓解颅内压力;然后旋转引流管180度,使侧孔始终对向血肿,重复几次抽吸。置管时要选择好管子的型号,进颅后的方向,以便准确达到最佳位置,严防违规操作损伤脑组织。不强求一次抽吸干净,2/3~1/2即可。

    1.2.4尿激酶的使用适用于急性血肿病人,术后第1天使用尿激酶溶解冲洗,每日2次,其用量根据血肿的大小而定,开始时可用10×104 U~15×104 U,随着血肿量的减少,尿激酶用量可减至5×104u。尿激酶在血肿腔内滞留时间为4h~6h,术后3d复查CT,了解残余血肿量的大小后,再决定是否继续使用尿激酶或引流。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引流情况,如病情恶化,应快速复查CT,明确是血肿扩大后,应紧急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必要的减压术。
, 百拇医药
    1.3恢复期的治疗病情稳定后,进入恢复期的治疗,除了定期的功能训练外,还要辅以中医药治疗。如有半身不遂者,应加强活血通络之力,方剂可选活瘀复遂汤,组方:桑枝40g,红花、桃仁、赤勺药、地龙各10g,皂刺、半夏各10g,茯苓、牛膝各15g,蜈蚣4条,钩藤25g,穿山甲9g:每日1剂,分两次服,15d为1个疗程。要根据病情变化灵活掌握,随时加减。语言不利时,须加重活血之品:如转舌散(全蝎、羌活各8g)、正舌散(蝎尾梢20条,茯苓30g,共研细末,每服3g,随汤药服),还可用转舌膏等之类的药方进行调理。

    2 结果

    本组72例中,死亡12例,病死率16.7%,其中8例入院时GCS3分~5分,均死于脑功能衰竭,4例1周时死于并发症,术后症状立即缓解40例;缓慢缓解20例,无手术引起再出血。术后3 d~5d拔管,复查头颅CT示:中线结构复位,血肿基本引流干净。

    对出院的病人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随访到的60例病人中,日常生活能力(ADL)I级~Ⅲ级48例(80.0%),Ⅳ级~V级12例(20.0%)。
, 百拇医药
    3 讨论

    锥孔单侧孔抽吸引流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操作简便、抢救时间短、无手术引起的再出血等优点,在配备CT的基层医院可普及。术后恢复快,病死率、致残率低,相当一部分病人能恢复正常工作,病人及家属容易接受,亦是目前世界各地所采用的治疗颅内血肿有效方法之一。更适合于高龄和合并慢性疾病者,可减少因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刺激引起的不良后果,使一大部分病人得到救治。只要经过专业培训,一般县级医院就可以完成全部治疗工作。

    颅内出血后短时间内血肿可能成液态状、凝胶状或半固体状,快速做微创引流的优点就是能尽早引流出液态部分的血肿,而且部分液态血肿很容易流出,少量凝胶状态的血肿也可吸出,能很快降低颅内压力,减轻对脑组织的损伤。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结果的关键是及时清除血肿。手术减压时间与病人生存质量有极为重要的关系。对残留部分再用尿激酶、降纤酶等冲洗溶解后排除。尿激酶是由肾细胞产生的一种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活化剂,能使无活性的纤维蛋白酶原转变成有生物活性的纤溶酶,后者能水解不溶性的纤维蛋白成为可溶性的纤维蛋白碎片,从而达到溶解血栓、血肿的目的。对于亚急性、慢性血肿,本身已成液态状,一般小难引流,但要强调选择好置管的位置和方向,此类血肿比较容易引流,囊腔消失比较快,脑组织恢复快,效果满意。置管引流术的指证是:幕上脑内血肿量一般在30mL以上,有明显的症状和神经系统阳性定位体征,病情有进行性加剧表现等。拔管的指证是:血液引流干净,经(TF复查无积血,央闭引流管后24h~48h无异常表现。尿激酶的用量应根据血肿量的大小而定,一般用5×104U~15×104u,尿激酶在血肿腔存留时间也没有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每次滞留时间4h~6h比较合适。
, http://www.100md.com
    遇到急性尚在出血的血肿,如果引流出来的血液量较多,肉眼观察新鲜血等,说明仍有活动性出血,此时可考虑注入适量的止血约,如巴曲酶(立止血)2 kU或凝血酶400u,大都能控制出血。

    病人在恢复期辅以中医药辨证治疗,有利于康复。很多权威神经外科专家认为,21世纪的神经外科学应是微创神经外科学。颅内任何部位的占位病变,需经外科手术治疗的都应遵循微创的原则,以利于病人术后切口愈合及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简介:伊宝祉,男,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山西省朔州市人民医院(邮编:036002);张步尧,工作于山西省朔州市人民医院。

    (本文编辑 王稚洁), http://www.100md.com(伊宝祉 张步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