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1518017
缺血中风急性期应用阴阳辨证的证候分级回归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2期
缺血中风急性期应用阴阳辨证的证候分级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中风病急性期采用阴阳辨证方法的证候学基础。方法 对1150例次缺血中风急性期病人分别按照阴阳辨证标准及中风病辨证诊断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证候采集,并得出阴阳分类和证候辨证诊断的证候分级。用Logistic分析法分析中风病六类证燃分级对急性期阴阳两类别之间的意义。结果 风证、瘀血证是缺血中风病急性期共有的证候群,火热证、阴虚阳亢证及痰证是诊断为阳类证的重要证候因素,即对阳类证诊断有意义的重要证候指标(P<0.05);气虚证是诊断阴类证的重要证侯因素,即时阴类证诊断起作用的证候指标(P<0.05)。结论 阴阳辨证方法在缺血中风急性期应用有较可靠的中医证候学基础,能够为临床辨证服务。

    关键词:缺血中风;中医证候;阴阳辨证

    中图分类号:R743.3 R2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12-1166-02

    中风病急性期的证候复杂多变,但其证候组合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通过文献和临床观察后,认为在中风病急性期能够采用阴阳辨证方法进行临床辨证。而这种辨证法的构建是基于专家临床辨证、临床流行病学、数理统计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的,旨在使中风病急性期的,临床辨证能够“执简驭繁”。本研究就此对阴阳辨证方法在缺血中风急性期的应用进行证候学方面的初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纳入研究的1150例次病人均来自国家十五攻关“急性缺血中风辨证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2004BA721A02)的辨证规范研究部分,是课题组于2005年2月—2006年12月收治的缺血中风病急性期病人。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