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1518419
心脏外伤诊治14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2期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外伤的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心脏外伤病人救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心脏破裂急诊手术14例,抢救成功12例,手术效果满意,无明显后遗症,死亡2例。结论 早期正确诊断和迅速开胸行心脏修补、止血是成功抢救心脏外伤的关键。对于极度危重,尤其是濒死或心脏已停跳的病人,主张行急诊室剖胸术。

    关键词:心脏外伤;心脏压塞;诊断;手术

    中图分类号:R654.2 R25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12-1267-02

    心脏外伤是最危急的外科情况之一,病人常在极短的时间内死于失血性休克或心脏压塞,早期诊断和及时果断地手术治疗是救治的关键。2002年5月—2007年5月,我院共收治了14例心脏外伤病人,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病人,男13例,女1例,年龄(18~65)岁。伤后就诊时间15min至3h,表现为失血性休克9例,急性心包填塞7例,其中3例发生心脏骤停。开放性心脏外伤11例,均为锐器刺伤;闭合性心脏外伤3例,其中挤压伤1例,医源性损伤(心脏介入治疗、心包穿刺)2例。心脏伤口长(0.5~3.0)ml。损伤部位:右心室7例,左心室3例,左、右心房各2例。合并损伤:肋骨骨折8例,肺刺伤5例,血气胸6例,腹内脏器损伤3例。

    1.2 方法 全部病人急诊手术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30min至6h。其中3例在急诊室进行,其余送手术室手术。12例采用伤侧前外侧切口,2例采用正中切口,其中1例采用体外循环。术中发现心包积血(50~350)mL,胸腔内积血(100~3000)mL。心室裂伤用4-0Prolene带垫片双头褥式缝合,左心耳破裂用心耳钳钳夹后结扎,心房裂伤用4-0Pmleaae线直接缝合。合并损伤均同期手术处理。

    2 结 果
, 百拇医药
    本组14例病人中,3例心脏骤停病人行急诊室剖胸术(ERT),抢救成功2例,死亡1例,11例于手术室中行开胸手术,抢救成功10例,死亡1例,总救治成功率85.71%,病死率14.29%。死亡原因:1例为刀刺伤致左室破裂,失血时间较长,失血性休克死亡;另1例为高龄病人射频消融术后,心肌灼伤面积较大,且合并主动脉辦关闭不全。建立体外循环修补破口后,反流致左室高压,膨胀明显,无法脱机。

    3 讨 论

    心脏外伤是最危急的外科情况之一,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为失血性休克和心脏压塞两种类型,但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同时存在而以一种表现为主。若伤后血液流入胸腔或流出体外,主要表现为失血性休克,大部分病人在入院前死亡。能接受治疗的病人,多数以心脏压塞表现为主,心包伤口相对较小。心脏压塞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心脏受压影响血液回流,使心排血量降低;另一方面,它能阻止血液流出心脏,避免继续失血,使病人有机会得到救治,因此出现心脏压塞病人的生存率显著高于未出现心脏压塞者。
, http://www.100md.com
    开放性心脏外伤病人多在胸前、背部或剑突下心脏投影区有锐器刺伤伤口,结合心脏压塞或休克的临床征象,不难做出诊断。特别强调的是胸、背部或剑突下伤口的位置、深度和伤道方向的探查,对心脏外伤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对濒死的疑似心脏外伤病人,手指伤道探查是最简单快捷而有效的初步诊断手段,如临床上有失血或心脏压塞表现,手指探查确定伤道进入胸腔,则具备了剖胸探查的基本指证。本组有5例病人,手指伤道探查结果是急诊剖胸的主要依据。闭合性心脏外伤,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在其死亡病例尸检中,可高达64%,说明临床上存在一定数量的漏诊、误诊。原因可能是闭合性心脏外伤多由较强暴力引起,常合并严重的颅脑、腹部外伤,易掩盖心脏损伤表现,而且心脏压塞典型的三联征仅见于35%~45%的病人,使心脏外伤被,临床医生忽视。急诊超声检查能迅速、准确、特异地发现心脏压塞、血胸、心脏或大血管损伤、纵隔血肿甚至肋骨骨折,其敏感性为97.5%,高于胸部X线的92.5%,平均检查时间为1.30min,快于X线的14.18min,故急诊心脏超声成为重症胸外伤的常规检查。本组3例闭合性心脏外伤均由超声确诊。心包穿刺对心脏损伤的诊断及急救的意义评价,文献有不同意见。由于心包腔内快速出血形成血凝块可能影响诊断及引流效果,另外心包穿刺可能打破心包压塞与低血压之间暂时的稳定关系,故认为心包穿刺并不可取。本组病例中无一例为诊断行心包穿刺。
, 百拇医药
    对确诊或高度怀疑心脏破裂者必须立即手术探查,这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对于刚抵达诊室生命体征即消失的病人,不应轻易放弃抢救,ERT是其生存的唯一希望。1981年Ivatury提倡,穿透性心脏伤只要转运途中尚有生命体征的病人,即应积极地施行ERT,其对濒死者的抢救成功率可达到30%~40%。Aiham等认为,对生命体征不稳定者,施行ERT的生存率可达50%。本组3例心脏停跳病人实施ERT,抢救成功2例。应强调的是急诊科医师必须学会紧急开胸手术的技能,即使没有胸外科医生在场,也应该施行开胸术,做心包减压,恢复心跳,再交给胸外科医师进一步处理。对于失血性休克者应在快速补充血容量的同时紧急开胸,不必强调血压恢复正常。

    抢救手术最佳人路是根据胸壁伤口的位置采用伤侧前外侧第4肋间切口开胸,这一切口开胸快,便于直接暴露心脏的破裂口,还可以根据术中情况变化适当延长切口,甚至横断胸骨向对侧延长切口,有助于同期处理其他脏器损伤。若估计病情严重或闭合性损伤难以判断损伤部位,则宜用胸骨正中切口,同时准备体外循环设备,必要时在心肺转流下修补。本组12例采用左或右胸前外侧第4肋间切口,2例采用正中切口,其中1例采用体外循环。切开心包解除心脏压迫后,心脏伤口可能大出血,应用手指压迫心脏裂口止血,用带垫片无损伤缝线缝合心脏裂口。缝合应保持较大的深度和跨度,结扎用力适度,既能保证止血,又不至于撕裂心肌组织。如裂伤临近冠状动脉,应在血管下‘潜行缝合,防止损伤冠状动脉。心底部或心脏后壁伤口修补困难者,应在体外循环辅助下修补。如心脏破口修补后能触及震颤,应警惕心内结构损伤的可能,可行心脏表面超声检查以明确有无室间隔穿孔或辦膜损伤。

    心脏外伤病人的抢救成功,关键是早期正确诊断、迅速手术修补止血以及有效的抗休克治疗。对极度危重病人施行ERT争取抢救时间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目前尚无专门针对心脏外伤的抢救规范,难以把握最佳的手术时机。建议尽早制定心脏外伤具体可行的抢救规范以指导临床工作,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简介:郭能瑞(1974—),男,主治医师,现工作山西省运城市急救中心(邮编:044000);毕建平,工作于山西省运城市急救中心。

    (本文编辑 郭怀印), http://www.100md.com(郭能瑞 毕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