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病人QT离散度对预后的影响
第1页 |
参见附件(1438KB,2页)。
赵耐久 董小海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QT离散度(QTd)的变化,探讨其在判断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选择发病24h内的AMI病人62例,根据QTd时限分为两组:QTd时限延长(≥65ms)组34例,QTd时限正常(65ms)组28例,收集病人既往糖尿病、高血压病病史,记录其Killip分级、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其住院30d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猝死等临床资料。结果QTd时限延长组在Killip分级Ⅱ级以上、合并糖尿病、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猝死的发生例数以及CK-MB峰值均高于QTd时限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时QT离散度是评估心肌梗死病情及预后的一项有用指标。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总胆固醇
【分类号】R542.22
QT离散度(QTd)是近年来预测心脏事件及心源性猝死的无创性指标之一。QTd的变化反映了心室肌细胞的电不稳定性、心室肌结构和功能的紊乱。现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QTd的变化,以探讨其在判断预后方面的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2例病人均为我院2004年1月—2007年8
------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QT离散度(QTd)的变化,探讨其在判断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 选择发病24 h内的AMI病人62例,根据QTd时限分为两组:QTd时限延长(≥65 ms)组34例,QTd时限正常(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3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