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1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099624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杨巧林 王晋军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第1页

    参见附件(1905KB,3页)。

    杨巧林 王晋军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形成及血浆纤维蛋白原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10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75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组(CAD)。对照组33例。采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颈动脉IMT≥0.9 mm及斑块形成或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正相关,OR值及其9 5%CI分别为3.5 8 6(1.1 4 8~1 1.2 0 2),4.0 0 5(1.242~12.909),2.851(1.006~8.080),P0.05。颈动脉斑块负荷与冠脉血管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194,P0.05)。结论矫正年龄、性别、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影响后,颈动脉IMT≥0.9 mm及斑块形成或者血浆Fb仍然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预测ACS及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测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急性冠脉综合征

    【分类号】R541.4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损伤反应”的全身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功能和(或)器质病变时,可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既往多基于传统危险因素对CHD高危人群进行干预。然而,约半数心肌梗死或卒中发生于表面健康且低密度脂蛋
------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损伤反应”的全身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功能和(或)器质病变时,可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既往多基于传统危险因素对cHD高危人群进行干预。然而,约半数心肌梗死或卒中发生于表面健康且低密度脂蛋白(LDI-C)无明显升高者。Akosah等研究发现,229例(男性小于55岁,女性小于65岁)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症状的冠心患者,75%患者在心肌梗死前按照ATPⅢ指南并不需要服用他汀药物。Khurram等Ⅲ研究发现,在546例无症状巴西男性中,约半数冠状动脉明显钙化者按照ATPⅢ指南要求不需要药物治疗,从而可能造成这部分人群丧失干预机会。颈动脉是早期动脉硬化常累及的部位之一,其病变的出现与主动脉粥样硬化大约同时进行。而往往早于冠状动脉。大量循证医学研究提示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与CHD存在相关性。CHD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血脂紊乱、凝血失衡、糖耐量异常等。本研究旨在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标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预测价值;血浆纤维蛋白原(Fb)在ACs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0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