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合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8例
第1页 |
参见附件(1609KB,2页)。
摘要: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穿刺粉碎清除术(微创术)合并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微创术+补阳还五汤)与对照组(微创治疗),各48例。两组均使用微创技术清除血肿,治疗组另加用补阳还五汤,保留灌肠每次200 mL,每日1次;鼻饲(或口服),每次80 mL,每日3次,连续2周。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活患者中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术合并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用微创术疗效好。
关键词:微创术 补阳还五汤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743.2R289.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5-0626-02
2003年8月—2010年10月,应用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6例,其中48例加补阳还五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96例均为我院中风科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微创术+补阳还五汤)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38岁~78岁(58.14岁±7.98岁);对照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39岁~80岁(60.02岁±7.05岁)。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脑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表3。
1.2纳入标准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血肿量≥30 mL;幕上血肿;发病在48 h以内;家属同意者。
1.3临床疗效标准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级~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
1.4分组及治疗方法对照组予微创颅内血肿穿刺粉碎清除术,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呼吸道不畅者及时作气管切开;颅内压增高者,根据情况用脱水剂;保持营养,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调控血压;积极防治各种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即开始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以《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黄芪120 g,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12 g,赤芍10 g,地龙10 g,川芎15 g 。
加减应用:患侧肢体不温者加桂枝、鸡血藤;言语不利者加菖蒲、远志、郁金;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僵蚕、全蝎;下肢瘫痪者加牛膝、杜仲;痰多者加天竺黄;小便失禁者加桑螵蛸、山芋肉、肉桂、五味子;大便秘结加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等。
上方水煎两次至200 mL,分3次鼻饲(或口服),每日1剂;或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续2周。
2结果
2.1两组中医证候比较(见表4)
2.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见表5)
3讨论
脑出血引起的脑水肿,一方面是由于血肿压迫周围组织引起水肿和缺血,另一方面尚有周围组织血液循环障碍、代谢紊乱如酸中毒、血浆和细胞中的血管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激肽、缓激肽、凝血酶及血红蛋白分解释放的铁离子和血黄素等引起血管痉挛、血管通透性增加、血脑屏障的破坏,从而加重脑水肿[2]。采用微创治疗,在尽快地清除血肿的同时,充分引流血肿周围组织液,减少凝血酶、血红蛋白等有害物质,减轻脑水肿从而保护脑组织。本研究在微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脑出血属传统医学中风、痿证等范畴,其病机因正气方虚,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养所致,故见半身不遂,口语歪斜等症,故以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重用黄芪四两至八两大补元气,使亏损之气得以恢复,即立方之本义,元气足则血行畅,瘀滞行而经络通,使以当归尾、川芎、桃仁、红花、赤芍等诸般活血化瘀之品,佐以地龙通行经络,共奏活血通络之功。现代药理研究显示[3],补阳还五汤提取物可选择性抑制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NOS),具有改善循环,调节免疫因子,对渗出性炎症有对抗作用,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活血化瘀药可降低血压,改善脑循环部位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减少渗出,降低脑组织含水量,使颅内压下降;改善出血局部的微循环,增强吞噬细胞的作用,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解除脑损伤部位血管痉挛状态,提高脑血管的自身调节功能,增强脑组织对缺氧耐受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小病灶范围等。
微创术合并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用微创术疗效好。本研究在微创清除术同时加用补阳还五汤,克服了传统中医药治疗急性重症中风之不足,能迅速有效消除血肿,使患者脑功能损伤缩小到最低程度,明显降低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能明显提高有效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0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