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帕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频发室性早搏(2)
第1页 |
参见附件(681KB,1页)。
2 运动训练抗炎机制
炎症作用是导致心力衰竭恶化的原因之一。由心力衰竭的炎症效应所引起的细胞因子的变化已被确认,其中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IL-6等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和IL -10等抗炎细胞因子的减少。研究发现,ET可提高抗/促炎症比值,防治骨骼肌(SM)的丢失,骨骼肌的萎缩和肌病。Batista等【sup】[15]【/sup】将Wistar大鼠随机分配到静默组[假手术,心肌梗死(MI)静默]组或运动训练组(假手术,MI后运动训练)并密切关注两组中肌肉纤维组成不同的比目鱼肌和伸趾长肌(EDL)中TNF-α和IL-10的表达情况。发现,IL-10/TNF-α比例增加,而且抗炎效果在EDL中较在比目鱼肌中更为明显,显示了其纤维成分依赖性。还有很多研究发现IL-10增加,而TNF-α、IL-6和IL-1下降【sup】【/sup】[16-20],从而证实了抗炎物质/促炎物质比值增加的现象。另有研究【sup】[21]【/sup】发现,运动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运动能力,也可以改善若干生活质量指标,同时伴随着血浆中可溶性CD40配体和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的明显下降,很可能反映了血小板介导的炎症反应的衰减。这提示慢性心脏衰竭患者的运动训练对血小板介导的炎症有潜在的下调作用。
2.1 IL-6 mRNA转录因子的升高 在相关机制方面,Petersen等【sup】[22]【/sup】报道,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收缩可刺激IL-6 mRNA的转录,从而启动抗炎细胞因子如IL-10级联反应。Nunes等【sup】[17]【/sup】证实了慢性心力衰竭状态下,IL-10可以抑制外周血中单核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使骨骼肌正常化。
2.2 改变巨噬细胞(Mφ S)介导的炎症状态 巨噬细胞被普遍认为是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以及在组织重构中发挥核心作用的细胞。在内毒素脂多糖的作用下,Mφs分泌TNF-α、IL-6、IL-1β和IL-12等促炎症细胞因子【sup】[23]【/sup】。Batista等【sup】[23]【/sup】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配到静默组(假手术静默和MI静默)和耐力训练组(假手术训练和MI训练)。结果发现,在条件刺激(即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下,腹膜MφS脂多糖成高密度变化,再次被刺激时,产生更多的炎症介质。适度耐力训练是有效的,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阻止腹膜炎症区域组织MφS的聚集,迁移和激活,调整炎症状态下心力衰竭大鼠的腹膜MφS功能,进而减少慢性条件刺激。
3 运动训练抗交感活性机制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在心力衰竭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和动物的研究都证实,ET可通过抗交感过度兴奋和增强自主神经功能的途径使交感兴奋正常化。心力衰竭患者采取ET方案后可降低血浆儿茶酚胺、AngⅡ、加压素和脑钠肽水平【sup】【/sup】[24-26]并增加一氧化氮的产生【sup】[27]【/sup】。其作用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抗交感活性的分子机制
3.1.1 防治钙处理异常 Bueno等【sup】[28]【/sup】进行了基因型为C57BL/6J,5个月的野生型(WT)和同型alpha2A/alpha2C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敲除(ARKO)小鼠的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有氧运动训练显著改善运动能力和肌肉功能,重新确立野生型大
1) 为心力衰竭中医治疗整体效应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基金课题(No.2006BAI08B02-01)
鼠肌浆中钙离子处理蛋白[浆内释放Ca【sup】2+【/sup】相关性蛋白即二氢吡啶受体(DHPR)的α1-,alpha2 -,和β1-亚基和利阿诺定受体(RyR)]和再吸收钙离子相关性蛋白[肌浆(内质)网内钙ATP酶(SERCA)1/2和Na【sup】+【/sup】/Ca【sup】2+【/sup】交换酶(NCX)]的表达,这表明运动训练通过稳定钙离子处理蛋白网络的平衡来改善骨骼肌功能。无独有偶,Medeiros 等【sup】[29]【/sup】发现ET在显著增加了SERCA2(58%)和磷酸化丝氨酸(16)-PLN(30%)表达的同时,将磷酸化丝氨酸(2809)-RyR恢复到野生型的水平。此外, Paulino等【sup】[30]【/sup】的研究表明,ET可防止肥胖大鼠丝氨酸(2808)-利阿诺定受体和苏氨酸(17)-受磷酸蛋白磷酸化的钙处理蛋白表达下降,总之,ET可降低交感活性而改善钙离子处理蛋白网络的平衡,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心力衰竭心室功能日益恶化的原因。
3.1.2 谷氨酸盐介导的交感兴奋的正常化 Kleiber等【sup】[31]【/sup】将大鼠随机分配到静默组(假手术静默组,心脏衰竭静默组)和训练组(假运动训练组,心力衰竭运动训练组)来研究心力衰竭时下丘脑室旁核(PVN)中N -甲基-D -天冬氨酸受体介导的增强的谷氨酸机制,以验证ET使之正常化的假说。结果如下:心力衰竭静默组的相关NMDA受体NR1的受体亚基基因表达比假手术静默组高63%,但是心力衰竭运动训练组较假手术静默组和假运动训练组无差别。心力衰竭静默组NR1受体蛋白亚基的表达较假手术静默组增加了87%,但是心力衰竭训练组较假手术静默组和假训练组无统计学意义,从而,有力地支持了上述假说。
3.1.3 肾上腺GRK2-α(2)-AR-CA生成轴的正常化 为了检验运动训练可以影响心力衰竭时肾上腺G -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sub】2【/sub】)的-α(2)-受体-CA的生成系统这一假说,对心肌梗死后4周后的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10周的运动训练试验,运动训练结束后检查β-受体激动后对收缩力显著改善作用,以及心脏GRK【sub】2【/sub】的减少和循环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恢复。结果表明心肌梗死动物经运动训练后肾上腺GRK2的表达降低和α(2)-AR的数量得到恢复。这些结果表明,运动训练恢复肾上腺GRK【sub】2【/sub】-α(2)-AR-CA的生成轴,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正常化和防止心衰进一步恶化【sup】[32]【/sup】。
3.1.4 哺乳动物磷脂酰肌醇-3-激酶(p110a)-Akt 雷帕霉素信号靶位的激活 静默和运动(游泳)训练的Dahl盐敏感大鼠高盐饮食喂养6周后的对照试验【sup】[33]【/sup】表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81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