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1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137372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张灼辉 谭健强 苏小红


    参见附件(12kb)。

     摘要: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心室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186例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常规治疗组、磷酸肌酸钠组。常规治疗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常规治疗;磷酸肌酸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 g加入5%葡萄糖250 mL或生理盐水静脉输注,每日1次,12 d为1个疗程。结果 磷酸肌酸钠组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左室重量减轻优于对照组,血压有所下降,对心率无影响,不良反应少。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佳,对左室有逆转作用,副反应少。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冠心病;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1.6 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7-0772-02

    磷酸肌酸钠在肌肉收缩的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心肌和骨骼肌的化学能量储备,并用于三磷酸腺苷(ATP)的再合成,ATP的水解为肌动球蛋白收缩过程提供能量。本文旨在观察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左室肥厚的改变及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4年6月—2010年6月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86例,其中男105例,女81例,年龄46岁~73岁。符合1979年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参照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剔除标准:收缩压<90 mmHg,严重感染,严重肾功能不全、酸中毒,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征或呼吸衰竭。

    186例患者随机分为磷酸肌酸钠组与常规治疗组。磷酸肌酸钠组90例,男51例,女39例;年龄47岁~73岁;病程2年~7.5年;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3例,Ⅲ级48例,Ⅳ级9例。 常规治疗组96例,男54例,女42例;年龄46岁~72岁;病程1.8年~7.6年;按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6例,Ⅲ级51例,Ⅳ级9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心功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用药方法 常规治疗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常规抗心衰治疗。磷酸肌酸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磷酸肌酸钠(吉林英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1 g加入5%葡萄糖250 mL或生理盐水静脉输注,每日1次,12 d为1疗程。

    1.3 观察方法 用药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仪器采用美国ATL公司HD1300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P3-2超宽步相控阵心血管探头。受检者取左侧卧位,采用左室长轴切面测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PWT)、舒张末期左室内径(Dd),左室重量(LVMW)采用Devereux公式[2] 计算。测量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记录心率、血压及不良反应,用药前后进行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

    1.4 心功能疗效标准 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心功能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用药前后LVEF、血压、心率变化(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前后LVEF、血压、心率变化(x±s)

    2.2 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用药前后左室功能指标比较(x±s)

    2.3 心功能疗效 磷酸肌酸钠组显效54例(60.0%),有效27例(30.0%),无效9例(10.0%)。常规治疗组显效36例(37.5%),有效48例(50.0%),无效12例(12.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联系。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