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135908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马京炬 亢惠兰 郑跃星
    参见附件(12kb)。

     摘要: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方法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治疗组),各30例。治疗前后分别用ELISA法检测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BNP水平均下降,但治疗组血清BN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BNP浓度。

    关键词:丹参酮ⅡA磺酸钠;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脑钠肽

    中图分类号:R541.6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8-0907-02

    心力衰竭时体内存在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异常,包括脑钠肽(BNP)分泌升高,BNP主要在心脏合成和分泌,本质上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近年来研究发现,BNP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可作为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严重程度的判断,治疗预后评估,指导正确有效地治疗心力衰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1月入院的患者中符合条件的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60例,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心力衰竭入选标准参照文献[2]。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66±5)岁;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例,Ⅱ级6例,Ⅲ级11例,Ⅳ级10例。治疗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67±4)岁;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例,Ⅱ级7例,Ⅲ级10例,Ⅳ级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心功能分级及主要临床特征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排除标准 瓣膜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心房颤动;肝功能异常,肾衰竭;慢性支气管,支气管哮喘等肺部疾病;脱水和低钠血症;糖尿病,贫血,高血压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原发病治疗,祛除诱因,休息,限盐,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噻嗪类或襻利尿剂)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上海生化第一药业公司生产,批号:100916)6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5 d后。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5 d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1.4 血清BNP浓度的测定 试验前两组均空腹10 h后,于08:00安静状态下采肘静脉血5 mL,分离得血清及血浆,置-70 ℃冰箱保存待测。15 d后重复上述步骤,最后一起做血清BNP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试剂盒分别由上海奥瑞恩诊断试剂公司和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提供。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心脏指数升高1.0 L/(min·m2),症状体征消失;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心脏指数升高0.5L/(min·m2),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未达到有效指标;恶化:心功能加重,死亡。

    1.6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LVEF、LVEDD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LVEF、LVEDD比较(x±s)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BNP变化(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BNP变化(x±s)ng/L

    3 讨 论

    丹参的有效活性组分之一是脂溶性丹参酮,其中丹参酮ⅡA为丹参酮中含量最高的活性成分。现代医学认为,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轻冠状动脉、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形成,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丹参酮ⅡA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它通过清除O2-、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动性来抑制在缺血、缺氧、再灌注时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3-5]。本研究入选病例均选取超声心动图提示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经抗心力衰竭治疗后LVEF、LVEDD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