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135884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中风中经络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吴琼粉 普俊学 王子幼 廖荣
    参见附件(12kb)。

     摘要:目的 观察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中风中经络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银杏叶胶囊为阳性对照药,采取随机、双盲、多中心方法。试验组354例,以血塞通软胶囊与银杏叶胶囊模拟剂进行治疗;对照组118例,以银杏叶胶囊与血塞通软胶囊模拟剂进行治疗,疗程28 d。分别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中医证候疗效、单项症状及体征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半身不遂(下肢)、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头晕目眩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疗效综合分析,PPS分析病例453例,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FAS分析病例466例,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0%,PPS与FAS分析结果一致。在安全性方面,未明显副反应。结论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中风中经络恢复期瘀血阻滞证安全、有效。

    关键词:血塞通软胶囊;脑梗死;脑卒中量表评分

    中图分类号:R743.3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8-0952-02

    中风是神经系统常见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已成为严重的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2009年2月—2009年9月应用血塞通软胶囊与银杏叶胶囊模拟剂治疗354例,并与同期应用银杏叶胶囊与血塞通软胶囊模拟剂治疗118例作对照,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评价其治疗中风中经络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72例中风中经络恢复期瘀血阻滞证患者来自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等六个中心医院的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4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 354例,男218例,女136例,年龄 62.53岁±8.85岁;对照组118例,男67例,女51例,年龄 61.87岁±8.86岁。两组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民族、职业等人口学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 纳入标准 符合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瘀血阻滞证辨证标准[2];符合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诊断标准[3];病程在2周至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6分且<23分的轻、中型患者;年龄18岁~80岁,男女均可;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合并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有出血倾向且凝血指标异常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ALT或AST≥正常值上限的2倍,或尿素氮(BUN)≥正常值上限1.5倍,或肌酐异常];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近4周内使用过已知对主要脏器有损害的药物者;近1个月内参加过或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口服血塞通软胶囊(每粒100 mg,由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Z20040016,批号:081209-01),每次2粒,每日3次;同时服用银杏叶胶囊模拟剂(由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90204),每次2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银杏叶胶囊(每粒0.2 g,由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81102),每次2粒,每日3次,同时服用血塞通软胶囊模拟剂(由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90115),每次2粒,每日3次。两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实验室检查 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当日分别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便常规、隐血检查及普通心电图。

    1.3.2 安全性评价 评价临床症状、血压、心率、肝肾功能等,记录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治疗指数≥95%;显效:治疗后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疗指数≥70%,<95%;有效:治疗后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治疗指数≥30%,<70%;无效:治疗后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治疗指数<30%[4]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CDAS2.0软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