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和汉族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对比研究(2)
第1页 |
参见附件(1736KB,3页)。
1.2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年龄大于18岁,性别不限。
1.3 排除标准 合并影响本研究其他疾病者,如重度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等急性疾病; 合并有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不愿意完成调查研究者; 有精神异常状态、智力障碍等原因不配合者。
1.4 临床资料 2010年7月—2011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和第四附属医院(自治区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依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两组,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 660例,男452例,女208例,年龄(49.81±7.67) 岁,其中汉族384,维吾尔族276例。以上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包括临床表-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06028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基金项目(No.XJED2010136 )现、心电图、心肌酶谱等, 有完备的病历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各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5 检查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常规体位投照,取多部位造影。病变累及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中2支或以上者为多支病变。血压、血糖、血脂诊断标准参见相关文献[3]。超重诊断依照1997年WHO标准,即体重指数≥25 kg/m2。所有检验结果均为同一试验室所测, 并用同种试剂、同一仪器校正。家族史以一级亲属患CHD或EH为家族史阳性; 吸烟包括发病时仍在吸烟和已经戒烟者(戒烟10年以内) 。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符合正态分布者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 早发CHD患者危险因素 维吾尔族早发CHD患者中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家族史、高总胆固醇(TC)、高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白清载脂蛋白(a)[LP(a)]、D-二聚体(DD)与汉族早发C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超重、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汉族早发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早发CHD患者中医证型 在早发冠心病常见的9个中医证型中,维吾尔族中医证型特点由多到少排列顺序为:秽浊痰阻>痰阻心脉>气虚血瘀>心血瘀阻>气滞血瘀>阴寒凝滞>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阳气虚衰。汉族中医证型特点由多到少排列顺序为:秽浊痰阻>气虚血瘀>痰阻心脉>心血瘀阻>气滞血瘀>气阴两虚>阴寒凝滞>心肾阴虚>阳气虚衰,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两组最主要中医证型(维吾尔族67.8%; 汉族 63.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本研究以连续住院的早发CHD为研究对象, 包含不同临床类型的早发CHD患者,因此,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诊断标准明确,方法先进、可靠,危险因素的调查方法统一规范,指标测量和判定有具体标准和质控措施,较好地控制了各种偏倚的产生。但由于此次调查仅限于乌鲁木齐几家三级甲等医院,并且无法排除部分患者住院前用药对临床生化检查结果的干扰,对研究结果可能会有一定影响。
3.1 危险因素 一般认为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糖尿病、肥胖、吸烟以及男性、年龄是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中,早发CHD患者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超重、饮酒、高LDL-C等都占较高比例,支持传统观点。根据200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为男性死亡和致残的第1位原因。随着生活环境和饮食的改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4]。本研究在对比维吾尔、汉两民族早发CHD患者危险因素时发现,维吾尔族早发CHD患者发病年龄显著低于汉族早发组;超重显著高于汉族早发组,超重是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个体聚集性的影响因素[5]。DD作为交联纤维蛋白单体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Fig水平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6]。本次研究表明,维吾尔族早发CHD患者 Fig显著高于汉族早发组,而DD二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考虑不同的遗传特异性及民族差异有关。脂质代谢紊乱使罹患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加。Bostom等[7]研究表明,Lp (a) 升高是男性( ≤55 岁) 患者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影响程度与总胆固醇≥6. 2 mmol/L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0. 9 mmol/ L相似。本研究证实维、汉民族间TC、TG、HDL-C、Lp(a)水平虽有差别,但没达到明显差异,但LDL-C水平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早发CHD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病, 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可能与地域、种族和基因等因素有关。
3.2 中医证型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胸痹以心阳不振为,寒凝、气滞、痰阻、血瘀为标。新疆是冠心病高发地区。由于地域广大,多民族聚居,气候、饮食、生活习惯与内地有很大差别,冠心病的症状、中医证型存在地域特点。新疆的中医及维吾尔医学专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新疆冠心病患者除胸闷、胸痛之外,多见口中异味、气秽、恶心欲呕、脘闷不饥、头昏嗜睡等症状,称之为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秽浊之邪是与地域性因素相关的主要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秽浊痰阻证是新疆冠心病的中医特殊证型[8]。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中医证型秽浊痰阻为主要证型(维吾尔族130例,47.1%;汉族143例,37.2%),其次气虚血瘀(维吾尔族57例,20.7%;汉族99例,25.8%)、心血瘀阻(维吾尔族27例,9.8%;汉族30例,7.8%)、气滞血瘀(维吾尔族17例,6.2%;汉族23例,6.0%)痰阻心脉(维吾尔族16例,5.8%;汉族35例,9.1%)。以上中医证型,维汉族二组间虽有差异,然而未达到明显差异。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疾病范围进行验证分析。
与汉族CHD相比,新疆维吾尔族早发CHD 患者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超重 、高LDL-C、Fib水平等与汉族早发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有多种危险因素并存者,这强烈提示新疆维吾尔族早发CHD患者多有喜食高糖、高脂肪食物, 比较注重晚餐的质量、夜间进食量多、进食时间长等不良习惯,故过早过多地导致诱发了诸多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本次研究初步明确了维、汉民族早发CHD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特征,对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跟踪调查研究及临床辨证治疗提供了较好思路。在临证诊治中应当重视血瘀、秽浊、痰浊与气(阳)虚四者的关系,以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早发CHD 诊治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3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