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2年第2期
编号:12312927
冠心病的“生物搭桥”疗法(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 2012年第2期
     新近报道,Goodchild等[12]将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导管注射至慢性心肌缺血猪模型的心肌中,发现注射7周后猪心肌总磷酸激酶(CPK)恢复到缺血造模前水平,电生理及组织病理图片提示猪缺血心肌的微血管密度和血流增加。同时,干细胞的注入并不会诱发药物干预相关的心律失常及死亡。由此证明在与临床较为接近的大动物心肌缺血模型中, 导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另一方面,为提高干细胞促血管新生因子增殖的效率,Norol等[13]在灵长动物狒狒心肌梗死模型,联合使用了干细胞因子(SD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结果显示30 d心肌灌注增加26%,心脏中检测到内皮细胞但未分化为肌表型,研究者认为动员剂主要作用在于血管新生。Duan等[14]则将HGF过表达的MSCs注入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和中心,4周后缺血面积显著减少,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加,胶原沉积减少,移植细胞表达心肌表型,心功能得到改善。

    临床试验方面,Perin等[15]选用21例冠心病所致的慢性严重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经皮穿刺导管介入心内膜注射自身骨髓单核细胞,2个月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显示干预组的左室功能较对照组改善;4个月时,干预组患者值由20%上升至29%,且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小,注射区域血供改善。试验表明在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心内膜下心肌注射骨髓干细胞治疗是相对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的,且可有效改善局部心肌血供和心肌收缩功能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