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2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228339
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延迟保护模型的制备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巩婷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巩婷 郭利平 姜民 张智萃 天津中医药大学;南开大学;

    【摘要】目的通过改进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延迟保护模型制备方法,提高造模成功率。方法选取SPF级健康成年Wistar雄性大鼠30只,体重(220±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心肌缺血预适应组(IP)、缺血再灌注组(IR),每组10只。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IP组模型建立:首先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5min,再灌注5min,重复3次,24h后缺血30min,再灌注2h;IR组模型建立: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再灌注2h。整个实验过程在人工机械通气下完成,全程心电图监测,计算心肌梗死范围及检测心肌酶。结果 S组手术前后心电图无明显变化;IR组心电图心律失常频发,心肌缺血范围明显,心肌酶较S组显著升高;IP组较IR组心律失常减少,心肌缺血范围缩小,心肌酶降低。结论此造模方法能够成功制备大鼠缺血预适应延迟保护模型及缺血再灌注模型,可降低大鼠死亡率,提高造模成功率,可靠性强,操作简便,重复性强,结果稳定。

    【关键词】 心肌缺血预适应 延迟保护 心肌缺血再灌注 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072965)

    【分类号】R-332

    1986年由Murry等[1]首先提出心肌缺血预适应(IP)的概念,揭示了反复短暂的缺血可使心肌在随后的较长时间缺血中得到保护,延缓心肌细胞死亡的速度,它是机体组织细胞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内在抗损伤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缺血心肌的保护及其机制探讨开辟了崭新的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3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