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2年第8期
编号:12251626
中医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 2012年第8期
     中图分类号:R541.7 R4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2)0809830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是由各种病理过程累及窦房结及邻近组织,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或)窦房结传导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属心血管疾病之危重症,临床可因脏器及组织供血不足而产生胸闷、心悸、气短、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阿斯综合征和猝死。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法,在辨治SSS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势。现将近十年来的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研究

    中医学里没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心悸”、“头晕”、“胸痹”、“厥证”、“脉迟症”、“脉结代”等范畴。对其病机,古代早有论述。如《素问?痹论》亦指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濒湖脉学》云:“迟而无力定虚寒,代脉都因元气虚,结脉皆因气血凝。”

    近代学者则有更深入的认识,胡智海[1]认为本病多由阳虚、血瘀和气血不足引起,常表现为阴证、寒证和虚证。运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以红参、附子、细辛、丹参、黄芪、当归、三七、降香、麻黄等为主方。赵克华[2]认为病人素体劳倦伤脾,积劳伤阳,心肾阳微,鼓动无力,胸阳失展,阴寒内侵,血行涩滞,而发为胸痹。常晓[3]认为本病病机以心肾阳虚为主而兼有阴伤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