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菊平肝胶囊平稳降压的临床特点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观察地菊平肝胶囊的平稳降压作用。方法 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纳入地菊平肝胶囊治疗组30例(口服地菊平肝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拜新同30 mg,一日一次);对照组30例(口服地菊平肝模拟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拜新同30 mg,一日一次)。一疗程(8周)后观察治疗后谷峰比值(TPR)、平滑指数(SI)和降压效果。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降压效果较对照组无明显区别,而谷峰比值、平滑指数较对照组增大(P<0.05)。结论 地菊平肝胶囊在降压的基础上还有平稳降压作用。
关键词:地菊平肝胶囊;平稳降压;谷峰比值;平滑指数
中图分类号:R544.1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血压波动明显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并发症和较高致残、致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降压达标且平稳降压是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及死亡的关键。理想的降压药物, 既要强效降压, 又能长效平稳降压, 有效保护靶器官功能。地菊平肝胶囊是一种纯中药降压药,本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实验方法观察其平稳降压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病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Hg或(和)舒张压≥90 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双侧肾动脉狭窄、痛风, 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多种药物过敏者。
1.2 一般资料 60例高血压病患者,均来自我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心病科门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2岁~56岁,平均52岁。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0岁~58岁,平均53岁。患者高血压病史5年~15年。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史等指标具可比性。经两周安慰剂清洗期后进行实验。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拜新同(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91,商品规格:30 mg,7片),每次一粒,一日一次,早饭后服。地菊平肝胶囊(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制剂室提供,每粒0.5 g,批号100605),每次3粒,一日3次。对照组口服,拜新同30 mg,每次一粒,一日一次。地菊平肝模拟胶囊(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制剂室提供,每粒0.5 g),每次3粒,一日3次。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期间两组均停用其他降压药。全部病例均避免精神刺激,同时控制钠盐摄入。
1.4 观察指标 安全性指标:一般体检项目,如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疗效性指标:所有病例均于服药前及服药后8 周行动态血压测定。
1.5 动态血压监测 采用北京美高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MGYABP1型动态血压监护仪。测定时间:当日08:00~09:00至第2天08:00~09:00。白昼时间为06:00~22:00,夜间时间为22:00~06:00。白昼测定间隔时间为15 min,夜间测定间隔时间为30 min,有效测量次数不少于24 h应测量次数的80%。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与舒张压(24 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与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与舒张压(nDBP),降压谷峰比值(T/P)。比值T/P计算以服药后2 h~6 h内每小时平均降压效应的最大值为峰效应(P),取24 h、白昼和夜间中最后2 h的血压下降均值为谷效应(T),将每个人的T值和P值均数后的比值即为谷峰比值(TPR)。平滑指数(SI)计算:24 h、白昼和夜间中每小时血压变化的平均值除以对应的标准差。
1.6 疗效评价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高血压疗效。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上,并降至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以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5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