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4年第9期
编号:1264619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的临床特点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9期
     本资料显示,传统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家族史,以及饮酒、合并脑卒中和肺部感染等,与住院死亡率无明显相关,与以往结论不尽相同[3,10],糖尿病是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独立因素,TIMI、GUSTOⅠ、GUSTO Ⅱb、OASIS等试验均使糖尿病对心肌缺血的独立预测价值得到证实。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者。已经提出多种基本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解释糖尿病对冠状动脉疾病以及临床结局的不利影响,包括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分布和进展上的差异;代谢紊乱;自主神经病变;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和血小板作用的紊乱;以及过度的炎症过程。认为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史者死亡风险并未增加,可能间接证明了这些危险因素即为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另外肺部感染曾经被认为使急性心肌梗死死亡风险增高,但在本研究中,肺部感染患者为110例(20.5%),存活组86例,死亡组24例,肺部感染并未增加死亡风险,可能与有效的再灌注治疗使患者卧床时间缩短、病房条件改善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有关。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再梗死死亡风险增高,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11]。

    心源性休克是较左心室衰竭程度更重的泵衰竭,一定水平的左心室充盈后,心排血量指数比左心室衰竭时更低,亦即心排血指数与充盈压之间关系的曲线更为平坦而下移[1]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