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5年第1期
编号:12627646
神经康复中的注射疗法应用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期
     具体注射眼睑周围均每点2.5 U,颧肌、口唇等抽搐较轻的每点注射(3~4)U,严重的达到面肌痉挛分级的4级,则应酌情加大注射密度和用量到5 U。四肢肌张力高或者挛缩、强直,要用足量治疗,通常每个注射点(10~15)U 。儿童量宜小,每点不超过5 U,成人根据情况在痉挛责任肌肌腹每点用(10~15)U分层注射。注射时要回抽无血,方可推药。每点注射完毕,用消毒棉签压迫针孔,以免淤血。注射后一般于次日就可见效,疗效达高峰是在(5~7)d。随着B超的广泛应用,在复杂区域的痉挛肌群注射时,B超引导下注射治疗优势明显,如前臂屈肌群,小腿胫后肌,上肢的胸大肌和肩胛下肌都需要在B超引导下才能打得准确。四肢肌张力下降后,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可使痉挛的四肢肌张力下降的成果保持得更久。一般初次治疗,其有效期约可达到6个月,此后逐年有所衰减。

    6.2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3]。使用时,将注射针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手法,使其得气,抽吸无回血后再将药液缓缓注入穴位,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三结合的作用。一方面针刺和药物作用直接刺激了经络上的穴位,产生一定疗效;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使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再次,药物对穴位的作用亦可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作用于机体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