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5年第3期
编号:12616044
心脑血管病“心身同治”疗法的临床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3期
     摘要:越来越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合并有精神心理问题。这两类疾病相互影响,共同导致疾病的恶化。根据“双心医学”模式,提出“心身同治”疗法防治心脑血管病,即在给予患者躯体药物治疗的同时,重视其精神心理的治疗。把中医“治未病”思想以及“七情调摄养生法”“食疗药膳养生法”贯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心身同治;七情调摄养生法;食疗药膳养生法

    中图分类号:R54 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03037803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成年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有近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由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普遍存在,我国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1]。这类疾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WHO公布的资料显示:80%的心脑血管病与生活方式有关,危害最大的危险因素是不健康的饮食、不运动的生活方式和吸烟[2]。不健康的饮食和不运动的生活方式会导致血压和血糖的升高、血脂异常以及出现超重和肥胖,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危险。此外,心理、社会压力和情绪激动,也是心血管疾病不容忽视的重要危险因素[3],这些都是目前心脑血管病防治领域所关注的热点。
, http://www.100md.com
    1 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及治疗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医学模式已经从过去的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就要求广大医务人员要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疾病[4]。我们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同时合并有精神心理问题。精神心理问题主要源于三方面:①心脑血管疾病继发精神障碍: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或脑卒中的患者经历急救、手术等打击,加上患病后的多种不适应,对疾病预后的不了解,不知情,导致心灵的创伤,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②精神障碍相关的“心脑疾病症状”:例如以“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就诊的“精神障碍”患者在门诊很常见,其根本的原因可能是抑郁、焦虑或躯体化障碍。患者出现躯体不适或躯体症状,但无相应躯体患病(即阳性体征和阳性检查结果)的证据。 ③医源性的“情绪问题”:由于医务人员没有客观、中肯地评价病情和预后,有意或无意地加重了患者精神负担。或者因为缺乏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正是以上种种原因,造成心脑血管疾病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率越来越高。有研究资料显示:心血管病患者伴发抑郁和焦虑率高,分别为22.8%和70.9%,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5];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为36%,轻度抑郁占80%[6]。精神心理因素是促进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这两类疾病相互影响,共同导致疾病的恶化。由于传统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引导,目前绝大部分医院的治疗模式是以疾病为中心,而不是以患者为中心,大医院强调过细、过专的分科,导致医学的整体性被分割,致使大量有心理疾患的患者因躯体症状分散于各个科室,医生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注重解决躯体疾病,不能及时识别和有效治疗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甚至被误诊或误治。这或许是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的原因之一[7]。
, http://www.100md.com
    2 “心身同治”疗法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

    医学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对人的爱和关怀。作为医生,我们首先要有仁心,然后方是仁术。针对心脑血管病患者广泛存在精神心理问题的现状,根据“双心医学”模式[5],从明确疾病的全貌和关心患病的人开始,将“用药医人”的观念转化为“用心医人”,提出“心身同治”疗法防治心脑血管病,即在给予患者躯体药物治疗的同时,重视其精神心理的治疗。 心脑血管病患者,不论是发病,还是疾病的进展,均与患者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类患者多为久病、重症,需长期治疗,他们或因久治不愈,或因为无知、对疾病的畏惧、对医疗费用的担忧等,极易产生无助、沮丧、委屈、愤怒等不良情绪或精神症状。对看病的患者和家属来说,他们首先寻求的是一份心理治疗。但在中国,心理治疗还很不普及,有不少人是心理疾病日积月累,最后通过身体疾病表现出来。所以,我们不仅要修复躯体,也要修复心理秩序。只有得到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心身同治”的具体做法:包括开设心脑血管病专病门诊,按照病种建立患者档案,选择“心身同治”优化治疗方案,督促患者规范合理用药;指导其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缺少睡眠和缓解压力等);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等);针对有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各种行为干预;定期在院内或科内开展心脑血管健康教育讲座,传播心脑血管健康知识,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常识;把中医“治未病”思想以及“七情调摄养生法”、“食疗药膳养生法”贯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
, http://www.100md.com
    我们经过近3年的实践,取得很好的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在医护人员的具体指导下,患者医从性明显提高,能够自觉地、更加合理、规范用药。自我护理和保健能力增强,心情好转,精神状况明显改善,绝大多数患者病情稳定或者完全康复,大大提高了生存质量。

    自2008年12月以来,我们的课题组参与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主攻病种(高脂血症)诊疗方案的临床验证工作,先后为1 300多名广州市市民免费检测血脂,提供咨询、健康教育、行为指导和用药指导等服务,开展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提供了依据。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71岁,因发作性胸痛半月,于2008年11月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闷痛,呈压榨感,活动后明显,每次发作持续3 min~5 min,2008年10月27日因病情加重入住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冠脉造影检查报告:“LAD近段狭窄90%,中段管壁不整,最窄90%,D2、3开口狭窄90%,LCX近段狭窄70%,中远段狭窄80%~90%,RCA近中段狭窄约60%,远端管壁不整”,建议行冠脉搭桥术或支架植入治疗,患者拒绝。予阿司匹林、波立维、立普妥、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等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心绞痛仍频繁发作,洗澡、上厕所、行走约100米都有心绞痛发作,看电视情绪稍紧张激动亦可出现胸闷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来我院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收住。有高血压病10余年,最高达160/95 mmHg,近两年服络活喜治疗,血压时有波动。无烟酒嗜好。, http://www.100md.com(梁东辉 刘永源)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