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08年第8期
编号:11671791
同性恋生物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1日 《中国性科学》 2008年第8期
     2001年4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正式出版。在这一诊断标准中,关于同性恋的部分有了重大的改变。诊断标准认为性指向从性爱本身来说,不一定异常。也就是说同性恋本身并不意味着判断能力、稳定性、可信赖性或一般社会或职业能力的损害。

    很多人认为同性恋就是与同性别的个体发生性接触,事实上这个定义并不完整。同性恋者是指“他最初的性、心理、情感以及社会方面的兴趣在同性的人身上,即使这些兴趣或许并不能被完全地表达出来”。多年来,人们做了大量研究,试图解释性倾向尤其是同性恋是如何产生的,但仍未得到确切的科学解释。尽管如此,我们回顾同性恋研究的路程,对我们认识这一群体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物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

    许多研究者认为同性恋倾向发生发展与生活事件、父母类型或个人心理特征相关。不愉快的异性恋经历或者缺少吸引异性的能力,有时被认为是导致一个人成为或选择成为同性恋的原因。同性恋者比其他人的吸引力差是人们普遍的想法。

    精神分析学理论暗示,儿时的经历和与父母的关系均是同性恋产生的原因。弗洛伊德坚持认为,与父亲或母亲的关系是同性恋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认为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我们都经历了一个“同性恋的”阶段,他认为如果男孩子与他们的父亲关系恶劣而与母亲非常亲近,他们会固定在这个同性恋阶段;而如果一个女人羡慕阴茎,那么相同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在她身上。尽管这些模式在一些实例中存在,而许多同性恋者不适合这个模式确实是一个事实——就是说,他们的母亲的作用不是那么突出,他们的父亲也不是在感情上远离他们。而且,大量的异性恋者也确实生长在这种广泛存在的家庭模式中。

    一条研究途径是研究成年人的激素水平,一些研究者考虑到激素可能会导致同性恋。然而尚没有好的对照实验研究能够发现,在血液中异性恋和同性恋的成年男性的激素水平有什么不同。并且即使发现存在固有的差异,也很难判断它们是性倾向的原因还是结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