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办好中医皮肤性病学教育的六点体会(2)
3 改进教学技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多听别人的课,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技巧。由于中医皮肤性病学的专有名词、概念和术语较多,如原发皮损和继发皮损等的鉴别,学生初始学习时一般难于区别,就在授课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原发/继发皮损的概念,采用形象、生动、自然的比喻,例如猫眼疮(多形性红斑),做到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应用逻辑推理、实物比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对比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增加直观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临床信息和数据,采取病例讨论分析,录像教学,专题讨论,总之,让教学气氛活跃起来,以学生听明白和理解为原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行之有效的。
4 强调中医皮肤性病学与临床学科的相关性
中医皮肤性病学是一门与多学科存在密切联系和相互渗透的临床医学学科。这样一个特点,就要求在授课时,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对于与之相关的基础医学学科以及各临床学科的主要相关内容应比较熟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接近临床的内容更多一些,使教学内容更具有连贯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对医学的兴趣,使学生注重了解本学科在医学中的重要意义;皮肤是人体内脏器官功能的一面镜子,因此皮损要注意与系统疾病的联系,切忌单纯看到皮损局部而忽略整体,例如恶性肿瘤患者可以以皮肌炎、副肿瘤性天疱疮、泛发性带状疱疹及皮肤骚痒等皮肤疾病或症状为首发表现,此时如果对皮肤症状保持高度警惕,就可早期发现内脏肿瘤,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5 开展网络教学,增加第二课堂
中医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理论性强且突出形态学特点的临床学科。医学生除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掌握皮肤性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原则等理论知识外,皮肤性病的皮疹形态学特点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各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都离不开皮疹的形态学特点。尽管目前的教学安排,已精简大课学时,提高临床见习的比例,但本院中医皮肤性病学教学总时数仅有80学时,且皮肤病病种及就诊人数受季节影响大,学生在临床见习中并不能见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病种的典型病例及部分病种的多形态皮疹,因此开展中医皮肤性病学的网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它主要包括网络皮肤性病学课程、个性化答疑辅导、师生交互式探讨、皮肤病与性病教学素材与图片库、皮肤性病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皮肤病与性病视频演示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提供了虚拟的教学空间,而且转变了教育观念,开拓了师生视野,优化了教学资源;同时增加典型病例讨论、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不同形式的第二课堂,以补充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例如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走向小区开展医疗咨询、皮肤美容、护肤选择和性健康教育系列讲座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社会,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同学服务于社会之能力。
6 抓好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注重基本功培养,加强专业技术学习。临床技能操作是临床实习的关键,是医生的基本功,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基础。在实习生进入医院后的前几节大课安排“病历书写”、“处方书写”、“皮肤科换药”、“手术室无菌隔离制度”等,让实习生必须掌握,对他们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至关重要。在他们刚刚进入临床时,给他们一个规范、明确的指导,以病历书写为例,病历书写的质量直接影响正确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是临床工作重要的基本功。在病历书写中,严格要求每位实习生认真、正确的书写病历,字迹要清晰,格式规范正确,收集病历全面、真实,体格检查细致准确,杜绝错字、掉字、缺页和涂改出现,特别要求使用书面用语,文字通顺,文理通畅,最后修改处不得超过三处。实习结束时本科生交二份大病历,研究生交六份大病历,同时进行“皮肤科换药”的操作时间不低于临床实习的六分之一,并将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将成绩纳入实习考试总成绩之中,这样要求对实习生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有利于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重视思想教育,树立良好实习风气。在每批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都坚持进行入院前教育。在宣读制度、强调制度的同时,加入了“实习生仪表和礼仪”、“院内感染知识”等内容,并列举出过去实习生最容易犯的错误事例,并将这些典型事例所产生的严重性、不良后果和处理办法告知他们,用事实来警示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走稳走好进入社会前的关键一步。
总而言之,作为中医皮肤性病学的教育工作者,深感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探索、改革,适应当前形势的变化,不断努力进取,向同仁学习,才有可能找到一条适合皮肤性病学教学特点的教学之路,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何黎,龙庭凤.皮肤性病学教学改革探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3(10):98.
2 王茹.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6(26):619.
3 孟繁铭,等.整合教学方法,优化外科教学结构[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3(16):258.
4 文艳平,彭惠.我国创新教育研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11):21.
[收稿日期:2010-02-23] (鲍身涛)
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多听别人的课,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技巧。由于中医皮肤性病学的专有名词、概念和术语较多,如原发皮损和继发皮损等的鉴别,学生初始学习时一般难于区别,就在授课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原发/继发皮损的概念,采用形象、生动、自然的比喻,例如猫眼疮(多形性红斑),做到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应用逻辑推理、实物比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对比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增加直观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临床信息和数据,采取病例讨论分析,录像教学,专题讨论,总之,让教学气氛活跃起来,以学生听明白和理解为原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行之有效的。
4 强调中医皮肤性病学与临床学科的相关性
中医皮肤性病学是一门与多学科存在密切联系和相互渗透的临床医学学科。这样一个特点,就要求在授课时,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对于与之相关的基础医学学科以及各临床学科的主要相关内容应比较熟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接近临床的内容更多一些,使教学内容更具有连贯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对医学的兴趣,使学生注重了解本学科在医学中的重要意义;皮肤是人体内脏器官功能的一面镜子,因此皮损要注意与系统疾病的联系,切忌单纯看到皮损局部而忽略整体,例如恶性肿瘤患者可以以皮肌炎、副肿瘤性天疱疮、泛发性带状疱疹及皮肤骚痒等皮肤疾病或症状为首发表现,此时如果对皮肤症状保持高度警惕,就可早期发现内脏肿瘤,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5 开展网络教学,增加第二课堂
中医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理论性强且突出形态学特点的临床学科。医学生除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掌握皮肤性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原则等理论知识外,皮肤性病的皮疹形态学特点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各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都离不开皮疹的形态学特点。尽管目前的教学安排,已精简大课学时,提高临床见习的比例,但本院中医皮肤性病学教学总时数仅有80学时,且皮肤病病种及就诊人数受季节影响大,学生在临床见习中并不能见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病种的典型病例及部分病种的多形态皮疹,因此开展中医皮肤性病学的网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它主要包括网络皮肤性病学课程、个性化答疑辅导、师生交互式探讨、皮肤病与性病教学素材与图片库、皮肤性病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皮肤病与性病视频演示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提供了虚拟的教学空间,而且转变了教育观念,开拓了师生视野,优化了教学资源;同时增加典型病例讨论、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不同形式的第二课堂,以补充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例如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走向小区开展医疗咨询、皮肤美容、护肤选择和性健康教育系列讲座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社会,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同学服务于社会之能力。
6 抓好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注重基本功培养,加强专业技术学习。临床技能操作是临床实习的关键,是医生的基本功,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基础。在实习生进入医院后的前几节大课安排“病历书写”、“处方书写”、“皮肤科换药”、“手术室无菌隔离制度”等,让实习生必须掌握,对他们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至关重要。在他们刚刚进入临床时,给他们一个规范、明确的指导,以病历书写为例,病历书写的质量直接影响正确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是临床工作重要的基本功。在病历书写中,严格要求每位实习生认真、正确的书写病历,字迹要清晰,格式规范正确,收集病历全面、真实,体格检查细致准确,杜绝错字、掉字、缺页和涂改出现,特别要求使用书面用语,文字通顺,文理通畅,最后修改处不得超过三处。实习结束时本科生交二份大病历,研究生交六份大病历,同时进行“皮肤科换药”的操作时间不低于临床实习的六分之一,并将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将成绩纳入实习考试总成绩之中,这样要求对实习生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有利于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重视思想教育,树立良好实习风气。在每批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都坚持进行入院前教育。在宣读制度、强调制度的同时,加入了“实习生仪表和礼仪”、“院内感染知识”等内容,并列举出过去实习生最容易犯的错误事例,并将这些典型事例所产生的严重性、不良后果和处理办法告知他们,用事实来警示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走稳走好进入社会前的关键一步。
总而言之,作为中医皮肤性病学的教育工作者,深感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探索、改革,适应当前形势的变化,不断努力进取,向同仁学习,才有可能找到一条适合皮肤性病学教学特点的教学之路,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何黎,龙庭凤.皮肤性病学教学改革探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3(10):98.
2 王茹.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6(26):619.
3 孟繁铭,等.整合教学方法,优化外科教学结构[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3(16):258.
4 文艳平,彭惠.我国创新教育研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11):21.
[收稿日期:2010-02-23] (鲍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