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性教育课程的基础(1)
【摘 要】 儿童性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履历研究的方法,论述开设儿童性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客观基础。
【关键词】 儿童; 性教育; 课程
On design of Child Sex Education Curriculum
Ding Zhifang
School of Primary Educational,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China
【Abstract】Child sex education has increasingly aroused people's attention.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ume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pos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child sex education curriculum.
【Key words】 child; sex education; curriculum
当前,儿童性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儿童——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5)的解释,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本文中,儿童指年满6周岁,12周岁以下处于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的人,也即相当于我国目前的“小学生”。儿童性教育指对儿童进行有关“性”的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的社会文化内涵、维护性健康、预防性疾病、性别意识、性别社会化、性别平等及家庭生活等诸多方面。论述开设儿童性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客观基础,可以增强人们对儿童性教育工作的认同感,对于儿童性教育工作的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儿童性教育课程开设的理论基础
1.1 儿童性教育课程开设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质量互变规律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量,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一切事物的质和量都是在运动、变化的。量变即量的变化,体现着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量变具有渐进性(或连续性)和不显著的特点。质变即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体现着事物发展变化的非连续性。事物运动发展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使事物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体现了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即渐进性和飞跃性、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人的一生的发展也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我们可以根据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1]:
人之“性”的发展的也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儿童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其“性”本身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所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原理而言,儿童性教育课程的开设是必须的。
1.2 儿童性教育课程开设的心理学基础[2]
1.2.1 弗洛伊德性心理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心理学家。他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个人的性生活不是始于青春期,而是始于婴儿时期。他提出了“里比多”的概念,用来指驱使人寻求快感的性的潜力。他在研究性的概念时,提出了心理性欲发展五个阶段学说,此学说认为人的心理性欲发展的五个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口唇期(又叫口腔期)(Oral stage,0~1岁)。在此阶段,婴儿通过口腔活动的吮吸、吞咽、舔、咀嚼、咬牙等方式获得快感。
第二阶段:肛门期(anal stage, 1~3岁)在此阶段,幼儿主要靠肛门的排泄活动(忍受或排出粪便)来达到“里比多”(libido)的发泄,从而获得快感。
第三阶段:性器期(phallic stage, 3~6岁)。
在此阶段:幼儿主要通过抚摸、显露生殖器来获得“里必多”的满足。此期有“恋母、恋父”情节。
第四阶段:潜伏期(Latent stage 7岁至11~13岁)。
在此阶段:儿童在解决了“恋父或恋母”情结后,其性欲被“社会力量所控制”,从而呈现一种停滞状态(潜伏状态),兴趣从“性”转向探索大自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文体活动、同伴交往活动等方面,在此期,异性情感有些疏远。
第五阶段:生殖器(genital stage,11岁以上至青春期后)。弗洛伊德认为,女子约从11岁,男子约从13岁便开始进入青春期,在此期,里比多冲动再次“萌发”,男女相吸,快感来自于生殖器。
弗洛伊德的性欲发展理论在“性”的研究历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研究“性”问题提供了开启“灵感”大门的钥匙。
1.2.2 性需要层次理论[3]
性需要层次理论,是邓明昱和王效道根据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的人的需求层次结构理论而建立的。此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的性行为是建立在“性需要”基础的人性化的社会行为。性需要的结构框架如下:
第七级:自我实现的需要——性追求的实现和性爱的升华
第六级:美的需要——性爱及情爱过程中的美感
第五级:求知探索需要——性对象间深入了解
第四级:尊重的需要——性对象相互尊重与美化
第三级:社交和爱的需要——性活动中的爱与被爱
第二级:安全的需要——性活动情景无干扰
第一级:生理的需要——单纯满足性欲、繁衍后代
此理论阐明:性需要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人都潜藏着这几种不同层次的性需要,只不过不同的年龄段或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需要迫切程度是有差异的;在高层次的性需要充分到来之前,低层次的性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性需要层次理论为我们探讨儿童性需要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但儿童性需要与此理论之中的成人性需要应该有所差别。
1.2.3 儿童期的性心理特征[4] 第一阶段:6周岁、7周岁(小学1、2年级)儿童。整体是以平和朦胧为特征。(1)已经能注意同伴行为,并能对同伴和自己的行为做出简单评析。(2)道德观念有了一定发展。(3)对“性”的兴趣稍有增加,会提出性疑问或在同学间探究性问题,如“为什么结了婚才能生孩子”,“女人的乳房为什么大?”等。
第二阶段:8周岁、9周岁(小学3、4年级)儿童内心感受丰富性增强,整体相对稳定,性萌芽有害羞感。男女生的心理有所差异:
女生性意识更加明确,对异性兴趣开始萌动;对婚姻和家庭生活方面的问题表现出兴趣。男孩多参加同性伙伴的活动。
第三阶段:10周岁、11周岁、12周岁(小学5、6年级)此阶段为儿童末期,大部分人进入了青春时期,是人体发育第二高峰,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儿童性意识加强,害羞感明显:①心理正处于一种不安定状态。②对异性的关心程度增加,主要关心异性的学习成绩、运动成绩、形体是否健美等,而很少能互相追求精神上的共同志向。
1.3 儿童性教育课程开设的教育理论基础[5]
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应受教育理论的指导。教育史上的两个主要派别,传统主义(要素主义)和进步主义,都主张进行性教育。
要素主义认为,教育是知识的传递,应该把社会发展中的要素如科学知识、文化知识,一代一代的向后代传递,为将来生活做好准备。作为决定人类繁衍及其发展的性知识,应该是要素中的要素,不但要传递给后代,而且要高质量的传递。布鲁纳有句名言:“任何学科都能够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的传递给任务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6],所以儿童不能成为性教育的断层,而应该接受性教育。 (丁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