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10年第7期
编号:11934634
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社区干预模式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中国性科学》 2010年第7期
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社区干预模式效果评价

     【摘 要】 目的:评价“五项服务”(宣传服务、随访服务、培训服务、指导服务、监测服务)模式对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的综合干预效果,为今后在社区中开展不良反应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在龙岗区3个街道中对2008年1月至12月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五项服务”等综合干预,干预2年后随机抽样2000例进行调查,并与基线调查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五项服务”模式干预前后比较,因不良反应的发生取出率从14.99%减少到10.25%;育龄群众的知晓率从67.8%提高到85.6%;随访率从68.9%提高到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干预,建立“五项服务”模式对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进行综合干预取得显著成绩,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切实可行方法。

    【关键词】 五项服务; 社区; 综合干预; 宫内节育器; 不良反应; 效果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深受群众欢迎、使用人群最多的节育措施[1],而放置宫内节育器出现的不良反应也给群众带来了不少烦恼和痛苦,成为影响放置宫内节育器有效率、续用率的突出问题。本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社区开展的“五项服务”干预模式,为做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工作提供参考。现将效果予以初步评价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方法,随机抽样调查深圳市龙岗区3个街道中2008年1月1日以前放置宫内节育器一年以上的已婚育龄妇女2001例,进行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情况及相关知识的基线调查;以实施干预服务后并在2008年1月至12月之间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已婚育龄妇女为调查对象,并随机抽样调查2000例进行比较。

    1.2 方 法

    1.2.1 服务与干预 2008~2009年在试点街道、社区开展宫内节育器的技术服务、技术指导,并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