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2632156
抑制或鼓励(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中国性科学 2014年第12期
     3对女性男性化现象的不同观点

    目前,社会中对于女性男性化现象的观点主要存在三派,一派是反对者,一派是支持者,还有中立派。中立派表示对于这种现象无所谓。反对者认为,首先,从生理性格方面,女性过度蜕变使社会“同性恋”现象增多。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还是那些和同性别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的人,都是属于“同性恋”范围[10]。过度的“女性男性化”会导致这种现象增加,特别是在各高校校园中,同性恋现象既流行但又是较为隐晦的事情,“他们”在校园中悄悄的发展着所谓的“粉红色恋情”。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对于同性恋持歧视甚至是不能接受的态度,这些青少年在面临美好感情追逐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外部的压力,这些压力来源于学校、家庭、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他们长期被困扰在这种压力环境下,内心便开始自我封闭,自我践踏。同性恋人心理和行为方面与社会规范常常处于两不相容的状态,这使他们经常处于性的冲动、追悔和苦恼的矛盾之中,最终可能会导致“同性恋”人走向一条不归路。在人类转化进程中,伴随着“同性恋”的增加,可能会影响人类后代的繁衍,中国目前已经逐渐走向“老龄化”社会,在两性的交替过程中繁衍后代,“同性恋”的过度产生,会对社会进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社会分工问题,过度女性男性化也可能会降低男性工作的积极性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