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15年第2期
编号:12561391
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类抗原125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日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2期
     3讨论

    子宫内膜癌诊断主要根据相关临床检查以及病理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还需根据患者的病史来进行诊断与临床分期\[5,6\]。子宫内膜癌以起源于患者的子宫内膜的腺体上皮腺癌最多见,约占女性的全身恶性肿瘤的比例高达7%,占到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5%~35%。此病的发病多见于在绝经后或者更年期的妇女,高发年龄为45~60岁,其平均的发病年龄为55岁左右,从总的发病率来看,其发病率只位于乳腺癌、肺癌以及大肠癌之后,居第四位\[7,8\]。对于子宫内膜癌早期患者的治疗原则目前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方法,可以根据手术以及病理分期和存在的导致复发的高危因素适当选择其他辅助治疗;对于晚期的患者,则需要采用手术结合放疗以及药物等的综合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包括年龄,其余病症等)先选择手术的缩瘤,在术后再进行放疗或者化疗等的辅助治疗。早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良好,但晚期患者的预后较差且容易复发\[9\]。因此,需要尽早地发现与诊断,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该病给患者带来家庭的负担和社会负担\[10,11\]。

    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被认为主要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含量有关,体内雌激素的长时期存在,以高涨形式存在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