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15年第8期
编号:12730018
宪法视阈下同性恋现象的正本清源(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日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8期
     建构论从文化相对论出发,将矛头直指社会压制,指出道德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产物,并非某种自然属性的反映。同性恋乃是由后天的成长环境、个人经历等社会因素造就的,同性恋者不应该拘泥主流社会的医学标准,也不必自缚于他们的道德管制,而是应该努力突破这种构建[4]。总之,不管异性性取向还是同性性取向,都是文化和环境造就的产物,都是合理的。

    22同性性取向的合理性分析

    性取向的本质论与建构论分别从医学以及后天的社会建构方面对同性恋者的性取向的正当性进行了论证,然而这两种理论却又各自存在着重要的不足。

    首先,本质论从医学叙事的角度试图证明同性性取向是天生的,且不说这种观点在目前的医学界仍未获得百分之百的肯定,即便同性性取向果真是天生的,本质论的这种论调也容易造成一种恳求、乞求大家接受同性恋因为他们是天生的这种尴尬现实,按照这种理论,同性恋者依旧没有获得足够的尊严。即使单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可改变同样也不意味着必须正常对待才能实现问题解决[1]。如果遗传学家找到了影响同性性倾向的基因片段,他们是否有权消除这一基因片段呢?如果有权的话,这是不是也间接承认了同性恋是一种“疾病”呢?这是本质论所无法回答的问题。但同性恋不是疾病已然是现代学术界的一个共识,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把同性恋行为与疾病彻底分离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