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在岁月里的故事
前段时间,杂志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和几张老照片。根据来信提供的内容,我们前往读者家里采访了照片上的主人公,了解了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照片中的主人公名叫李夫田,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照片1是李夫田全家福,拍摄于1966年。李夫田今年81岁,1948年从河北乐亭县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纵队(当时的司令员是吴克华,政委是胡耀邦,政治部主任是李昌)后,即全程参与了辽沈、平津战役,之后转战太原,解放太原城后随部队进军西北,参加了数场解放大西北的战斗。1951年6月报名参加抗美援朝部队的第20兵团(司令员是杨成武),分配到工兵连当指导员兼支部书记,时年20岁。1953年7月23日朝鲜战争结束后,李夫田继续呆在朝鲜,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前后共计五年半。照片2拍摄于朝鲜战争孤儿院,在“最可爱的人”的关怀、抚养下,此时的朝鲜战争孤儿们已经长得圆圆、壮壮的,十分可爱。后排中间的解放军军官,就是李夫田。照片3是李夫田和战友们的合照,前排中间的军官,是李夫田所在工兵连的二排长,叫张振山,朝鲜战争结束后,被调往现在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这一重要军事基地的建设工作,当时任后勤部长,是我国“两弹一星”工程的功臣之一,后来李夫田与其失去了联系。
看着照片,李夫田老人动情地说,那年代,战士们之间离别、转业、调动时,最简单、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一张普通的黑白照片。当时没有保存条件,许多照片都散失了。李夫田很感激这些老照片的收藏者,让他能够重温当年浓浓的战友情。
1958年支援朝鲜回国后,李夫田老人被调往甘肃的酒泉导弹发射基地工作。1982年51岁的他转业回天津,终于与家人团聚,离休前,任天津市政法干部管理学院政治部主任。
李夫田老人戎马倥偬、转战奔波一生。每每谈起往事,他最感谢的是自己的老伴儿。李夫田的老伴儿,名叫卫素润,1951年入伍,是20兵团直属医院(现在的解放军272医院)的护士。由于多年的奔波、屡次搬家,夫妇俩离多聚少,工作、家务、照顾孩子这些担子全都落在了老伴儿一人身上,但她从未有过怨言。两人一直相敬如宾,相互扶持,看到晚年依旧恩爱的老两口,不禁让人深受触动。
在此,本刊非常感谢这些老照片的提供者和收藏者,让今天的人们能从这些发黄的老照片里读到一段鲜活、感人的历史。, 百拇医药(文璟)
照片中的主人公名叫李夫田,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照片1是李夫田全家福,拍摄于1966年。李夫田今年81岁,1948年从河北乐亭县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纵队(当时的司令员是吴克华,政委是胡耀邦,政治部主任是李昌)后,即全程参与了辽沈、平津战役,之后转战太原,解放太原城后随部队进军西北,参加了数场解放大西北的战斗。1951年6月报名参加抗美援朝部队的第20兵团(司令员是杨成武),分配到工兵连当指导员兼支部书记,时年20岁。1953年7月23日朝鲜战争结束后,李夫田继续呆在朝鲜,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前后共计五年半。照片2拍摄于朝鲜战争孤儿院,在“最可爱的人”的关怀、抚养下,此时的朝鲜战争孤儿们已经长得圆圆、壮壮的,十分可爱。后排中间的解放军军官,就是李夫田。照片3是李夫田和战友们的合照,前排中间的军官,是李夫田所在工兵连的二排长,叫张振山,朝鲜战争结束后,被调往现在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这一重要军事基地的建设工作,当时任后勤部长,是我国“两弹一星”工程的功臣之一,后来李夫田与其失去了联系。
看着照片,李夫田老人动情地说,那年代,战士们之间离别、转业、调动时,最简单、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一张普通的黑白照片。当时没有保存条件,许多照片都散失了。李夫田很感激这些老照片的收藏者,让他能够重温当年浓浓的战友情。
1958年支援朝鲜回国后,李夫田老人被调往甘肃的酒泉导弹发射基地工作。1982年51岁的他转业回天津,终于与家人团聚,离休前,任天津市政法干部管理学院政治部主任。
李夫田老人戎马倥偬、转战奔波一生。每每谈起往事,他最感谢的是自己的老伴儿。李夫田的老伴儿,名叫卫素润,1951年入伍,是20兵团直属医院(现在的解放军272医院)的护士。由于多年的奔波、屡次搬家,夫妇俩离多聚少,工作、家务、照顾孩子这些担子全都落在了老伴儿一人身上,但她从未有过怨言。两人一直相敬如宾,相互扶持,看到晚年依旧恩爱的老两口,不禁让人深受触动。
在此,本刊非常感谢这些老照片的提供者和收藏者,让今天的人们能从这些发黄的老照片里读到一段鲜活、感人的历史。, 百拇医药(文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