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由心房肌活动异常引起的一种最为常见的持续性的快速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中,此病的发生率为1%。年龄越大的人群发生此病的几率越高。在临床上,一般将房颤分为急性房颤和慢性房颤两种类型。多数病人的房颤是由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甲亢、心肌炎及心肌病等引起,也有30%的患者找不到病因。通常,房颤患者都有心慌的症状。部分患者可感到头晕、疲乏,严重的还有气短的症状,尤其在活动后症状更加明显。此外,少数人还有一过性眼前发黑的现象。
正常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60~100次,也就是说人的左右两个心房以及左右两个心室每分钟分别收缩和舒张60~100次。当发生房颤时,心房会出现每分钟350~600次的激动。这种激动非常不规律,以至于使心房不能进行有效的收缩,并使心脏的排血量减少25%以上。这不仅容易使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快速或缓慢性的心律失常及中风等病症,还会大大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因此,患者一旦发现自己患有房颤,就要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积极的治疗,以终止或减少房颤的发作。那么,应该怎样治疗房颤呢?
, http://www.100md.com
◆应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或慢性房颤患者,可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乙胺碘呋酮、异搏定)进行治疗,以使其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但这种方法的有效率仅为60%左右,且易受房颤持续的时间、心房的大小、心房内是否有血栓形成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只要患者没有临时性禁忌症,如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急性感染或心力衰竭等,就可以使用体外直流电转复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复律方法,成功率为65%~90%。所谓体外直流电转复是指利用高压直流电经胸壁短暂作用于心脏,使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种治疗方法。只是对患者进行体外直流电转复时,需要患者全身处于麻醉状态,且患者有血栓脱落造成局部栓塞的危险。所以,患者在做体外直流电转复前要进行三周的抗凝治疗,复律后还要连续进行四周的抗凝治疗。
◆努力减慢心律房颤患者服用洋地黄、异搏定、地尔硫卓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后,能够减低房颤时经由房室结下传的心室反应。但这些药物很少能使患者终止房颤,故需长期服用。且患者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同时,还要避免这些药物使患者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或导致新的心律失常。此外,对房颤发作频繁、心室搏动较快及药物治疗无效者,还可施行射频消融术。其方法是将1~2根电极导管送到肺静脉口,通过释放射频电流,将肺静脉与左心房间的电传导隔开,从而使患者终止房颤。对一些心跳缓慢且伴有早搏的房颤患者,可为其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纠正其心动过缓,达到预防和减少房颤发作的目的。
, 百拇医药
◆预防出现血栓栓塞慢性房颤患者有较高的血栓栓塞发生率。那些过去有血栓栓塞病、严重瓣膜病、高血压、糖尿病、左心房扩大,以及冠心病等疾病的房颤患者,均属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人群。因此,这一人群中所有的房颤患者均应接受抗凝治疗,如口服华法林钠(华法令)等。华法令的服用方法是每天口服10~15毫克。没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应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如每天口服阿司匹林0.3克。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均能有效地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由于这两种方法都有引起患者出血的不良反应,所以,有消化性溃疡病史,以及在过去3个月内曾发生过脑出血或其它出血性疾病者,不宜服用华法令。年龄超过70岁的房颤患者也应减少华法令的服用量,同时服用地高辛,以加强华法令的作用。所有施行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均应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正常化比值(INR),并根据其数值的大小来调整抗凝药物的服用剂量,以使患者的血液黏稠度维持在正常水平。, 百拇医药(舒 欣)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律失常 >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