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求医问药》 > 2005年第11期
编号:11109076
定期输液能防病吗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1日 《求医问药》 2005年第11期
     近些年,在心脑血管病患者中流传着一些似是而非的“新疗法”,定期输液就是其中之一。说它似是而非,是因为输液原本是一种并不算新的正规的有效疗法,但经过有些人有意无意的渲染,输液就带着被夸大了的作用,以所谓的新面目出现了。

    就最基本的医学概念而言,任何医疗手段都有各自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能包医百病,关键在于使用是否得当。否则非但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有时反而会造成危害。

    几十年前,医学家就发现,对于某些脑血管供血不足的急性期病人,较快速地静脉输入维脑路通、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等药物,可以减小血流阻力,改善脑供血。临床实践证明,这种疗法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医生建议病人除口服用药外,半年或一年后再输液一疗程,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也许,这就是“定期输液”的来历。

    可是,巩固疗效并不等于预防疾病,减轻血流阻力也非稀释血液,这原本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在病人之间的经验传授中却走样了,混淆了,以致于有些患者便认定只要定期到医院输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就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粘度,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事实上,定期输液的所谓“稀释”血液的功能,还不如定时饮水来得安全、省事。对胃肠道功能正常者来说,服用阿司匹林不仅省事,而且能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病。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这种疗法近几年还被用得如此广泛呢?这其中夹杂有某些社会、心理和经济因素:既有个别医生理解和使用上的偏差,更有一些病人不明是非地以讹传讹。原则上,临床医疗是一种高度个体化的工作,特别讲究“个体针对性”。就是说,很难离开具体情况评论某种疗法好坏,只能分析它对某个病人的某种情况是否适宜。由于个体存在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机理特点,选择的治疗方法可能千差万别,因此决不能统统“一输了之”。

    说这些,并非要全面否定“定期输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的地位。定期输液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仍有其价值,但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严格按照其本身的适应症、禁忌症合理使用,才能避免不良后果,发挥其应有的疗效。, 百拇医药(李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