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妇科疾病会引起继发性痛经
大多数女性对痛经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这种现象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事实上,有些女性的痛经并不属于生理性疼痛,而是患了某些妇科疾病的一种表现,这种由其他疾病导致的痛经叫做继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患者多为30~50岁之间的中青年女性。此类患者必须通过治疗原发病才能消除痛经的症状。现简要论述一下,哪些妇科疾病能引起继发性痛经及如何治疗这些原发病。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
处于生育期的女性若出现痛经,特别是出现了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时,可考虑是否患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以外,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的其他部位。该病患者在月经期间可因腹腔内经血不能流出而出现腹部疼痛,并可因异位的子宫内膜与周围邻近的组织器官粘连而使疼痛逐渐加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主要为渐进性痛经,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并可放散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部。该病患者常在月经来潮前的1~2天出现痛经的症状,且痛经的症状在经期第1天最为剧烈,在月经结束后才会逐渐消失。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经期往往会较长,其痛经持续的时间也较长。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采用孕激素疗法,常用的药物有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和达那唑等。该病患者一般使用此疗法治疗半年左右即可见效,但要想治愈则比较困难。服用孕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此病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
, http://www.100md.com
二、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由于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周期性脱落的子宫内膜不能被排出体外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其实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子宫腺肌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痛经。这是因为,该病患者脱落的子宫内膜无法被排出体外,只能积聚在其子宫肌层。随着月经次数的增多,其子宫肌层堆积的子宫内膜也会逐渐增多,这就会引发呈逐渐加重趋势的痛经。另外,该病患者还可伴有月经量增多的现象。子宫腺肌病患者可从月经期前1周左右开始出现痛经的症状,并可延长至月经期后1~2周。该病患者在做妇科检查时会发现子宫体呈均匀性增大,质地较硬。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法。痛经症状较轻的该病患者可通过服用激素类药物使子宫内膜处于暂时休眠的状态,这样其月经就会停止,不会出现痛经的症状。但这样用药的患者在停药后痛经的症状会百分之百地复发。有些痛经症状严重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可选择手术摘除子宫的办法进行治疗。另外,最近有医生采用超声引导下的中药热凝介入疗法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子宫腺肌病患者不妨一试。
, http://www.100md.com
三、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黏膜下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该病是由于子宫肌瘤表面覆盖着子宫内膜,且在宫腔内占位,影响经血的排出,继而引起子宫异常收缩,从而导致痛经并伴有月经量增多及月经周期紊乱的一种病症。当该病患者的肌瘤压迫子宫的邻近器官,或当肌瘤变性、肌瘤发生扭转时,便可引起剧烈的腹痛。若瘤体的大小未超过妊娠6周时的子宫大小、患者已绝经或接近绝经且能用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或不能耐受手术的该病患者可进行保守的药物治疗。而瘤体大小已超过妊娠6周时的子宫大小、瘤体生长的速度较快或瘤体已向腹腔内突出并有扭转倾向的该病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
四、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指发生在女性上生殖道内的一组慢性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等。该病患者除了会出现痛经的症状外,还可伴有白带增多、月经淋漓不净、下腹隐痛、腹胀腹泻、里急后重、尿频尿痛、腰骶酸痛和性交痛等症状。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月经期由于盆腔充血或因月经诱发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可导致腹痛加剧。该病患者可选择宫炎康颗粒、妇科千金片、妇乐胶囊和野菊花栓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 http://www.100md.com
五、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
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又叫盆腔瘀血症,是由于慢性盆腔静脉瘀血而引起的一种女性内生殖器官疾病。该病患者多为25~40岁的经产妇。盆腔瘀血综合征的患者多在分娩或流产后的短时间内出现痛经的症状。这种痛经的症状往往在其月经来潮前的数天就开始出现并逐渐加重,在其月经来潮后的一到两天内减轻。该病患者除了会出现痛经的症状外,还可出现盆腔坠胀、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月经过多、白带增多、乳房胀痛及膀胱、直肠刺激症状等症状。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圆韧带悬吊术、阔韧带裂伤修补术、经腹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圆韧带缩短术、一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和骶前交感神经切除术等手术方法治疗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
另外,继发性痛经也可见于子宫内安置节育器的女性。此类痛经可能是由于子宫内膜产生的前列腺素增多而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节育器刺激子宫肌肉引起的排异性收缩,导致下腹部出现痉挛性疼痛。此类患者可出现下腹部或腰骶部不适,在月经期出现痛经。节育器的位置若放置不当或节育器过大也易引起子宫收缩,导致下腹疼痛及痛经。此类痛经患者可去医院纠正节育器的位置或取出节育器。, http://www.100md.com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
处于生育期的女性若出现痛经,特别是出现了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时,可考虑是否患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以外,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的其他部位。该病患者在月经期间可因腹腔内经血不能流出而出现腹部疼痛,并可因异位的子宫内膜与周围邻近的组织器官粘连而使疼痛逐渐加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主要为渐进性痛经,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并可放散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部。该病患者常在月经来潮前的1~2天出现痛经的症状,且痛经的症状在经期第1天最为剧烈,在月经结束后才会逐渐消失。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经期往往会较长,其痛经持续的时间也较长。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采用孕激素疗法,常用的药物有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和达那唑等。该病患者一般使用此疗法治疗半年左右即可见效,但要想治愈则比较困难。服用孕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此病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
, http://www.100md.com
二、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由于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周期性脱落的子宫内膜不能被排出体外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其实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子宫腺肌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痛经。这是因为,该病患者脱落的子宫内膜无法被排出体外,只能积聚在其子宫肌层。随着月经次数的增多,其子宫肌层堆积的子宫内膜也会逐渐增多,这就会引发呈逐渐加重趋势的痛经。另外,该病患者还可伴有月经量增多的现象。子宫腺肌病患者可从月经期前1周左右开始出现痛经的症状,并可延长至月经期后1~2周。该病患者在做妇科检查时会发现子宫体呈均匀性增大,质地较硬。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法。痛经症状较轻的该病患者可通过服用激素类药物使子宫内膜处于暂时休眠的状态,这样其月经就会停止,不会出现痛经的症状。但这样用药的患者在停药后痛经的症状会百分之百地复发。有些痛经症状严重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可选择手术摘除子宫的办法进行治疗。另外,最近有医生采用超声引导下的中药热凝介入疗法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子宫腺肌病患者不妨一试。
, http://www.100md.com
三、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黏膜下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该病是由于子宫肌瘤表面覆盖着子宫内膜,且在宫腔内占位,影响经血的排出,继而引起子宫异常收缩,从而导致痛经并伴有月经量增多及月经周期紊乱的一种病症。当该病患者的肌瘤压迫子宫的邻近器官,或当肌瘤变性、肌瘤发生扭转时,便可引起剧烈的腹痛。若瘤体的大小未超过妊娠6周时的子宫大小、患者已绝经或接近绝经且能用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或不能耐受手术的该病患者可进行保守的药物治疗。而瘤体大小已超过妊娠6周时的子宫大小、瘤体生长的速度较快或瘤体已向腹腔内突出并有扭转倾向的该病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
四、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指发生在女性上生殖道内的一组慢性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等。该病患者除了会出现痛经的症状外,还可伴有白带增多、月经淋漓不净、下腹隐痛、腹胀腹泻、里急后重、尿频尿痛、腰骶酸痛和性交痛等症状。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月经期由于盆腔充血或因月经诱发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可导致腹痛加剧。该病患者可选择宫炎康颗粒、妇科千金片、妇乐胶囊和野菊花栓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 http://www.100md.com
五、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
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又叫盆腔瘀血症,是由于慢性盆腔静脉瘀血而引起的一种女性内生殖器官疾病。该病患者多为25~40岁的经产妇。盆腔瘀血综合征的患者多在分娩或流产后的短时间内出现痛经的症状。这种痛经的症状往往在其月经来潮前的数天就开始出现并逐渐加重,在其月经来潮后的一到两天内减轻。该病患者除了会出现痛经的症状外,还可出现盆腔坠胀、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月经过多、白带增多、乳房胀痛及膀胱、直肠刺激症状等症状。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圆韧带悬吊术、阔韧带裂伤修补术、经腹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圆韧带缩短术、一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和骶前交感神经切除术等手术方法治疗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
另外,继发性痛经也可见于子宫内安置节育器的女性。此类痛经可能是由于子宫内膜产生的前列腺素增多而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节育器刺激子宫肌肉引起的排异性收缩,导致下腹部出现痉挛性疼痛。此类患者可出现下腹部或腰骶部不适,在月经期出现痛经。节育器的位置若放置不当或节育器过大也易引起子宫收缩,导致下腹疼痛及痛经。此类痛经患者可去医院纠正节育器的位置或取出节育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