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何以“洋相百出”(1)
洋快餐、洋食品、洋药品、洋产品……从洋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天起,似乎披上了一件“高价格=高质量的‘高大上’”外衣。然而,近些年洋品牌入华后丑闻频出、乱象丛生、安全事件频发,从新西兰奶粉“肉毒杆菌”事件到韩国巧克力“铜超标”,从肯德基的“冲服豆浆”再到今年7月的福喜“臭肉门”,向国人递交了一份份令人失望的答卷。食品安全,虚假宣传,洋品牌各类问题层出不穷,这个国人眼中曾经的高品质代名词变了味儿。洋品牌“高大上”假象让消费者“很受伤”,究竟是企业无德还是消费者太容忍?本刊特邀请各领域专业人士就洋品牌质量问题为你解读——洋品牌的糗事
“转基因门”:卡夫饼干
2005年3月,全球性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指出,在中国出售的卡夫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乐之三明治饼干含有转基因成分。
“添加剂门”:味千拉面
2009年5月,领先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味千拉面”包装面中添加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不能添加的山梨糖醇,并在外包装标识不注明。其中丙二醇的添加量是4.2%,山梨糖醇的添加量是4%。经核实,《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的使用范围不包括面制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