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 2015年第5期
编号:12794634
刀中乾坤,仁爱著风华(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1日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2015年第5期
     在袁贤瑞一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办公室,规整地摆满了医学书籍,一幅写有“慈悲” 的横批挂在墙上,赫然醒目。靠窗的桌子上,摆着临摹王羲之的书法,整个房间氤氲着书墨香和书卷气。

    他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学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南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湖南省颅底外科与神经肿瘤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湖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却非常低调、平和、谦虚。

    我们的话题从书法开始,他说外科手术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它的完美需要外科医师的勤奋和一定的天赋,外科手术的意境与书法也有相通之处。我捕捉着他心语的底蕴,顿悟到一个儒雅的智者仁者成功的奥秘。

    安危一念间

    神经外科学是医学领域内的一门高、精、尖学科,主要研究和诊治脑部和脊髓等神经系统内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 如肿瘤、血管病变、外伤、畸形等。由于脑和脊髓这些器官的重要性,发生在这些器官的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的威胁也是非常的严重。又由于这些器官的复杂性,治疗这些疾病所要求的技术也很复杂,相应对从事神经外科事业的医师的素养的要求也非常高。难怪,在全球范围内,神经外科医师的培养周期最长。要成就一个出色的神经外科医师是多么的不易。
, http://www.100md.com
    以一个非专业人士的理解,一把手术刀,在患者的脑海探求, 用医术的科学灵光,祛除患者的顽疾,从而使其起死回生,恢复康复,这是多么的神奇。袁贤瑞自己说他是一个普通的神经外科医师,其实他所做的工作却不普通,多年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手术台上的无影灯下,以他的坚强意志和智慧,用他的手术刀治愈了许许多多的病人。这些患者带着一线希望而来,然后带着治愈后幸福的笑脸回家。这也是袁贤瑞内心最为欣慰的时刻。其实赋予袁贤瑞力量的源泉正是对病人的体谅和对生命的敬畏。虽然如此,他还反复强调,要感谢广大伤病员对他的信任,在为广大伤病员治病的过程中,伤病员们也同时培养了他,向他展示了医学奥秘,成就了他所热爱的医学事业。

    职责重于山

    袁贤瑞于1977年开始从事神经外科工作。那个年代在脑部如此精细的部位的手术完全是在肉眼下施行的,显然达不到当今神经外科手术的精准,其疗效可想而知。每当看到经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病例死亡或残废时,袁贤瑞的内心都会抹上深深的忧伤。而患者求生的目光和对健康的期盼也成为了不断鞭策着他对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动力。在他的潜意识里觉得应该勇敢地担当,去帮助这些患者摆脱疾病的折磨。
, 百拇医药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为提高神经外科的手术治疗水平带来了希望。掌握这门技术已成为提高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水平的迫切需要。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湖南省神经外科的开拓者,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创始人曹美鸿教授便接受了显微神经外科的概念,并为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购置了第一台手术显微镜,还亲自动手安装显微镜,但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还未在湘雅医院真正常规开展。

    直到1987年5月,由导师曹美鸿教授推荐,并得到刘运生教授的支持,袁贤瑞前往武汉参加了由中国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开创者之一,同济医科大学协和医院朱贤立教授举办的为期一月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学习班,并观摩了朱贤立教授的精彩手术演示,基本掌握了国际显微神经外科大师雅萨基的基本学术思想和基本技术。回到湘雅医院后即将这一技术作为常规技术用于自己所负责的病例组的手术治疗。

    立竿见影的效果显现了,同年在病房工作的半年,各种大型神经外科手术逾百例均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无一例死亡和残废。由于手术创伤少和止血彻底,手术后患者普遍情况平稳,甚至发热的病人都很少,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让患者高兴,同时因显著减少了术后的护理工作量,使护理部的同事高兴,然后他自己感到高兴。这就是他时常称为“三高兴”的手术。随后5年完成的《鞍上与鞍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的博士论文研究,肿瘤全切除率高达80%,无一例手术死亡和残废。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启蒙老师朱贤立教授的高度赞赏。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临床研究结果。通过这一研究,使他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日臻成熟,为他于1994年起作为湘雅医院神经外科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在湘雅医院和湖南省全面普及推广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http://www.100md.com
    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始终是他学术研究所把握的方向。颅底肿瘤因所在部位的解剖结构复杂重要,加上血运丰富等诸多因素,一直是神经外科治疗领域的难题,但对于绝大多数颅底肿瘤,手术治疗依然为最可靠的治疗方式。虽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诸多发达国家对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研究达到了高潮,但时至今日,不少颅底肿瘤的治疗效果依然使神经外科医师感到极大的困惑。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的“鞍上与鞍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研究”为他开辟了一条颅底外科研究之路,而且愈走愈宽广。相继在以后的研究中又把颅底肿瘤领域内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成为了他进一步攻关的内容。研究之初尽管条件简陋,工作艰巨,他也曾完成过不少手术时间超过24小时的高难度手术,但每一例困难的手术都未能让他放弃为患者争取最佳结果的努力。不仅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疾病的折磨,重新获得了健康,也把他的团队和学生带上了一个个新的高度。

    仁术铸华章

    通过采访,笔者似乎觉得对患者而言,大病也不一定非常可怕,最可怕的是找不到最合适的医生。而患者也切不可生病乱投医。因客观条件的影响,每个医生的的特点都可能不一样。即便一些很复杂的病例,如找到有相应特长的医生,常有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满意结果。就在笔者采访袁贤瑞的时候,一个颅底肿瘤患儿的外婆,拉着袁贤瑞的手哭诉,无论如何要他亲自主刀,抢救孩子。像这样的的案例很多,也总会引起袁贤瑞足够的体谅和同情,并给予尽可能的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希望名医主治,保险系数高,放得下心;好医师高超的医术也能满足患者的心灵诉求。应该说这些医生是我们社会的共同财富,值得社会的普遍尊重和珍惜。

    自1987年袁贤瑞掌握和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后,他主刀施行各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五、六千例,绝大多数患者均获得治愈或好转,手术死亡率低于千分之二、三,而死亡的原因多为一些难以完全杜绝的其它并发症。这样好的结果,人们可能会不相信,但事实确是如此。袁贤瑞近三十年主攻的神经外科领域最具技术挑战性的三类颅底肿瘤的治疗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据,不仅病例数多,与最新国际文献报告的结果比较,也属全球疗效最好的范畴:, 百拇医药(邓开衡)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