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静脉输液的误区
诊室里,王先生不厌其烦地说:“我每次感冒一‘吊水’,病情很快就好了,若不‘吊水’,病情就加重了,还是“吊水”吧?”李医生面带笑容地解释着:“你患的是普通感冒,口服药物治疗即可。不是我故意不给你‘吊水’,治病最好还是听听我们的意见!”经李医生反复劝解,王先生才将信将疑地离开。临床上,像王先生这样一生病就要求‘吊水’的人并不在少数。
输液器是不容忽视的“杀手”
静脉输液时,看似透明的液体中存在的不溶微粒就源源地进入了人体。这些微粒是钙、硅、铝等无机微粒及炭黑、纤维、结晶体、玻璃屑和细菌、霉菌芽孢以及塑料、橡胶、中药胶体微粒等。北京安贞医院曾在1毫升青霉素和0.5%的葡萄糖液中检出粒径在2-16微米的微粒542个;在1毫克20%的甘露醇液中检出粒径在4-32微米的微粒598个。
产生微粒的原因很多:一是药品和输液器生产包装工艺中带来的,如碳黑颗粒;二是药物配置、配伍中带来的,如针穿刺瓶塞时带进橡胶微粒、切割安瓿时产生玻璃碎屑、药物不当配伍形成的结晶性微粒;三是环境因素,如空气中的尘埃、纤维和细菌,通过进气管进入药液。由于人体最细的毛细血管直径只有4-7微米,当微粒无法通过而堵塞了毛细血管时,导致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致血肿和炎症;较小的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肉芽肿。这些变化可发生在全身各组织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