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力”巫毒娃娃热销的背后
如今的玩具市场上“巫毒娃娃”盛行,这个其貌不扬,用麻线缠绕而成的娃娃,因其本身所附含的整盅和诅咒的特殊功用,而被众多追逐时尚、新奇、个性的中小学生和年轻白领一族大加追捧。2006年初,这种宣扬“诅咒”和“守护”的“巫毒娃娃”潜入中国市场,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它已覆盖了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刮起了一阵来势汹汹的“巫毒娃娃”风潮。笔者在网上搜索关于“巫毒娃娃”的信息时,找到与之相关的网页多达142000个……
年轻人的诅咒心理堪忧
据了解,“巫毒娃娃”在京、沪、穗等各大城市的销售异常火爆,买者多半为学生或都市女白领。销量比较好的有心口插着大头针的“插心人”,据说能让买者的对手诸事不顺;脑子上钉着螺丝钉的“锁脑人”,能让对手思维混乱,注意力不集中……在一些卖家的广告中还写着“看学校第一名不顺眼?嫉妒同事的企划方案比你强?‘巫毒娃娃’让你的眼中钉无法集中精神,失魂落魄,让他见识‘巫毒娃娃’的黑暗力量”等。
, 百拇医药
还记得《还珠格格》中容嬷嬷暗使皇太后扎小人毒害小燕子和紫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颂莲的丫环妒忌主人,扎了一个上面写着颂莲名字的布人,胸口上插满银针下毒咒;《京华烟云》中由于害怕姚木兰日后执掌曾家大权,桂姨暗使邪门巫术,以针刺布娃娃想置木兰于死地等一连串的影视剧镜头吗?想不到这些镜头竟然在现实中重演。一个个带着钢针,被寄予某种愿望的巫毒娃娃被出售、抢购,年轻人的诅咒心理令人堪忧!
“瞧这个娃娃可爱吧!它是我用来出气的,谁今天惹我生气了,我就默念那个人的名字,拿针扎它,那个人肯定得‘遭’!”在某市中心附近的一饰品店,一个女孩子一口气买了好几个“巫毒娃娃”。而当日像这女孩子一样来此买“巫毒娃娃”的,已经有几十个人了。
在这家店面里,有不同模样的“巫毒娃娃”几十款,每件统一售价48元。店主系时尚的年轻小伙,他介绍,目前出售的“巫毒娃娃”三个系列都是从泰国进口的,包括恋爱系列、治愈系列和诅咒系列,最恶毒也最畅销的当属诅咒系列,针对不同目标,设计有对付老师、打败对手、让“死对头”心神不宁等款式。他说:“有人一次就购买了5个,有时一天可以卖掉几十个。”购买的人群大多是学生、白领,他说:“年龄太小的学生我都建议他们别买,怕老师、家人发现了要批评,白领可能是为了减压才购买吧。很多人挑选时都念着要扎谁……”
, 百拇医药
据介绍,还有一些上班族,特别喜欢诅咒系一款头上插着6根针,可以随时拔出来再插进去的巫毒娃娃:“压力太大,用来发泄呗。可以把娃娃设想成领导、同事。”据说,为了防止别人向自己“扎针”施法,还要配备一个“守护娃娃”。而学生也可能因为老师、家长管教太严,与同学产生摩擦,也买来诅咒。
部分学生的心理寄托
最近,有人分别对近百位学生进行了调查。超过60%的学生认识并了解“巫毒娃娃”,他们大多是从网上了解到的,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同学买了而知道的。高一学生阿莉(化名)说,她的同桌买了一个保护自己的“巫毒娃娃”挂在手机链上。“我和我同桌都不相信它真的有神奇的力量,不过觉得心里找到一种依托,并不真在乎它有什么寓意。”初三的张同学买了一个对付坏老师的,她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也知道这东西是不起作用的,有时候就是为了能够发泄一下。在校学习时感觉压力特别大,由于得不到缓解,班上很多同学都买了这种娃娃,甚至有的同学把自己不喜欢的人的名字写在上面用针扎。”不但是中学生,连一些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女生也无意中受到“巫毒娃娃”的影响。某理工大学大四的王同学就完全把它当成了护身符,她说自己家境不好,现在面临毕业就特别想找一个好工作,当她看到有个专门守护自己好运的“巫毒娃娃”时,狠了狠心就买回来了。她说:“我也不是很相信,只不过把它当成一种心理寄托,挂着这个东西去面试的时候心里就没有这么紧张了。”大三的郭同学两个星期前还对“巫毒娃娃”嗤之以鼻,然而很快她自己也买了一个“防小人”的带上了,她很无奈地说:“网上把这东西宣扬得怪神乎的,天天看也有些信了。”
, http://www.100md.com
“家长知道你买这个娃娃吗?”那个刚买了巫毒娃娃的女孩马上把娃娃捏在手中,很谨慎地说:“不知道。这个是私人物品,不会让他们发现。”在调查中,许多学生家长暂时还不知道巫毒娃娃受到学生欢迎。但他们的反应都相当激烈。
一位家长吃惊地说:“天哪,不是巫术吗?现在的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术?!”还有人认为,商家的作法太恶毒,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这种变相“扎小人”对孩子们健康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破坏作用。还有一位家长非常着急:“孩子不听话时我要训他,要是哪天他拿我来扎,那还了得!”
专家:“毒”人最后“毒”自己
教育专家指出,“巫毒娃娃”是侵扰校园的各种迷信的“代表”。,此种“巫毒娃娃”迷信活动会纵容唆使学生心怀仇恨,让他们的心理偏离正道。
心理专家认为:“巫毒娃娃”可以视为宣泄情绪的工具。从购买人群的年龄分析,80年代后出生的城市独生女对“巫毒娃娃”更感兴趣,她们从小被溺爱,当欲望无法实现时,容易转向求助诅咒玩具之类虚幻的东西。通过玩具娃娃的诅咒,来宣泄心中对别人的不满,从而打败所谓的仇人,这其实是对问题的逃避,它暴露了你不自信的一面,也会让心理变得更灰暗,面对难题,积极地想办法解决,才是真正强者的选择,也会让生活变得更阳光。
, 百拇医药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者张日昇教授分析,“巫毒娃娃”实质就是一种流行饰品,青少年买“巫毒娃娃”后,通过心理暗示,可以寻求一定的自我寄托,获得一些宣泄的快感。其实“巫毒娃娃”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是诅咒和惩罚仇人,但如果被用到其诅咒一面,一些社会问题就会突现出来。目前一些年轻白领、学生购买娃娃多为减压,也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用来发泄私愤,长此下去容易导致心灵扭曲甚至助长暴力行为倾向。“如果这种挫败感得不到及时宣泄的话,拥有者可能就会采取极端的行为发泄情绪,比如将‘针刺’这种仇恨行为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悲剧就有可能产生。”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的硕士、成都的心理专家朱文波先生非常担忧:“‘插心人’在中国古代就有,叫做‘蛊’,是害人的东西。反映了人心阴暗、自闭、残忍的一面,非常不健康,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理念。社会生活中矛盾不可避免,这种宣泄方式不能称作是健康的,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可以寻求正当的解决途径,如交流沟通。如果把这些东西用到人际关系上,对人际关系会产生更加严重的损害。一般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如果只从自我主观感觉出发,会导致不全面的误解。长期下去,会形成用恶意、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身边的事物,想‘毒’别人,最后毒害的却是自己。”
, 百拇医药
提倡健康的发泄方式
现在的“巫毒娃娃”就是利用“交感巫术”,即以巫毒娃娃与人的相似率,来将自己的怨恨发泄到某人身上。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即使你刺激“巫毒娃娃”的任何部位都不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商家借用古代巫术制作的产品会对人的认识产生不良的导向,大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让古代巫术在现代复活。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国际家庭心理学会会员权朝鲁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一些大中学生面对学习、成长以及青春期生理变化等方面的压力,思想情绪容易波动,容易被不健康的东西诱导。而“巫毒娃娃”、上网算命、短信算命等迷信内容的流行,凸现相关单位对青少年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缺位。
有关专家指出:虽然生活中的矛盾不可避免,但这种宣泄方式很不健康,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提倡健康的发泄方式至关重要,希望家长和教师要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在国外尤其是日本,有专门的出气娃娃和出气公司。日本一些大企业甚至专门设有出气室,将一些充气娃娃和沙袋摆在里面,职员生气时可以击打不倒翁似的出气娃娃,或者打球时把球想成令人生气的事物用力打,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转移作用。我国也有类似作用的“发泄吧”可资借鉴,相比较“巫毒娃娃”,上述发泄的方式比较健康和阳光。
, http://www.100md.com
此外,新兴的“巫毒娃娃”迷信活动,让工商、公安等部门在管理上存在真空,亟需有关部门出台措施专项整治。
相关链接
“巫毒娃娃”风靡的来历
原始的“巫毒娃娃”是非洲南部巫毒教施法时的一种媒介,由兽骨或稻草编制而成,面目狰狞,多被当地巫师用来诅咒敌人或保护族人之用。但后人认为巫毒术中关于守护、治疗、恋爱等正面的法术能给人带来幸福,于是手工编制的各系列主题“巫毒娃娃”就开始流传到泰国等地。最初这些娃娃没有完整的系列和功能说明,也并不叫做“巫毒娃娃”,一般都被泰国民间用来作为护身符或者诅咒仇人之用。后来商家通过聘请专业的设计师对这些娃娃进行了分类、改进,赋予每个娃娃明确的含义。由于被商家赋予某种“神力”色彩,因此“巫毒娃娃”很快就在东南亚、台湾、香港乃至韩国、日本流传开来。
编辑/柏青, http://www.100md.com(吴 雨)
年轻人的诅咒心理堪忧
据了解,“巫毒娃娃”在京、沪、穗等各大城市的销售异常火爆,买者多半为学生或都市女白领。销量比较好的有心口插着大头针的“插心人”,据说能让买者的对手诸事不顺;脑子上钉着螺丝钉的“锁脑人”,能让对手思维混乱,注意力不集中……在一些卖家的广告中还写着“看学校第一名不顺眼?嫉妒同事的企划方案比你强?‘巫毒娃娃’让你的眼中钉无法集中精神,失魂落魄,让他见识‘巫毒娃娃’的黑暗力量”等。
, 百拇医药
还记得《还珠格格》中容嬷嬷暗使皇太后扎小人毒害小燕子和紫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颂莲的丫环妒忌主人,扎了一个上面写着颂莲名字的布人,胸口上插满银针下毒咒;《京华烟云》中由于害怕姚木兰日后执掌曾家大权,桂姨暗使邪门巫术,以针刺布娃娃想置木兰于死地等一连串的影视剧镜头吗?想不到这些镜头竟然在现实中重演。一个个带着钢针,被寄予某种愿望的巫毒娃娃被出售、抢购,年轻人的诅咒心理令人堪忧!
“瞧这个娃娃可爱吧!它是我用来出气的,谁今天惹我生气了,我就默念那个人的名字,拿针扎它,那个人肯定得‘遭’!”在某市中心附近的一饰品店,一个女孩子一口气买了好几个“巫毒娃娃”。而当日像这女孩子一样来此买“巫毒娃娃”的,已经有几十个人了。
在这家店面里,有不同模样的“巫毒娃娃”几十款,每件统一售价48元。店主系时尚的年轻小伙,他介绍,目前出售的“巫毒娃娃”三个系列都是从泰国进口的,包括恋爱系列、治愈系列和诅咒系列,最恶毒也最畅销的当属诅咒系列,针对不同目标,设计有对付老师、打败对手、让“死对头”心神不宁等款式。他说:“有人一次就购买了5个,有时一天可以卖掉几十个。”购买的人群大多是学生、白领,他说:“年龄太小的学生我都建议他们别买,怕老师、家人发现了要批评,白领可能是为了减压才购买吧。很多人挑选时都念着要扎谁……”
, 百拇医药
据介绍,还有一些上班族,特别喜欢诅咒系一款头上插着6根针,可以随时拔出来再插进去的巫毒娃娃:“压力太大,用来发泄呗。可以把娃娃设想成领导、同事。”据说,为了防止别人向自己“扎针”施法,还要配备一个“守护娃娃”。而学生也可能因为老师、家长管教太严,与同学产生摩擦,也买来诅咒。
部分学生的心理寄托
最近,有人分别对近百位学生进行了调查。超过60%的学生认识并了解“巫毒娃娃”,他们大多是从网上了解到的,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同学买了而知道的。高一学生阿莉(化名)说,她的同桌买了一个保护自己的“巫毒娃娃”挂在手机链上。“我和我同桌都不相信它真的有神奇的力量,不过觉得心里找到一种依托,并不真在乎它有什么寓意。”初三的张同学买了一个对付坏老师的,她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也知道这东西是不起作用的,有时候就是为了能够发泄一下。在校学习时感觉压力特别大,由于得不到缓解,班上很多同学都买了这种娃娃,甚至有的同学把自己不喜欢的人的名字写在上面用针扎。”不但是中学生,连一些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女生也无意中受到“巫毒娃娃”的影响。某理工大学大四的王同学就完全把它当成了护身符,她说自己家境不好,现在面临毕业就特别想找一个好工作,当她看到有个专门守护自己好运的“巫毒娃娃”时,狠了狠心就买回来了。她说:“我也不是很相信,只不过把它当成一种心理寄托,挂着这个东西去面试的时候心里就没有这么紧张了。”大三的郭同学两个星期前还对“巫毒娃娃”嗤之以鼻,然而很快她自己也买了一个“防小人”的带上了,她很无奈地说:“网上把这东西宣扬得怪神乎的,天天看也有些信了。”
, http://www.100md.com
“家长知道你买这个娃娃吗?”那个刚买了巫毒娃娃的女孩马上把娃娃捏在手中,很谨慎地说:“不知道。这个是私人物品,不会让他们发现。”在调查中,许多学生家长暂时还不知道巫毒娃娃受到学生欢迎。但他们的反应都相当激烈。
一位家长吃惊地说:“天哪,不是巫术吗?现在的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术?!”还有人认为,商家的作法太恶毒,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这种变相“扎小人”对孩子们健康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破坏作用。还有一位家长非常着急:“孩子不听话时我要训他,要是哪天他拿我来扎,那还了得!”
专家:“毒”人最后“毒”自己
教育专家指出,“巫毒娃娃”是侵扰校园的各种迷信的“代表”。,此种“巫毒娃娃”迷信活动会纵容唆使学生心怀仇恨,让他们的心理偏离正道。
心理专家认为:“巫毒娃娃”可以视为宣泄情绪的工具。从购买人群的年龄分析,80年代后出生的城市独生女对“巫毒娃娃”更感兴趣,她们从小被溺爱,当欲望无法实现时,容易转向求助诅咒玩具之类虚幻的东西。通过玩具娃娃的诅咒,来宣泄心中对别人的不满,从而打败所谓的仇人,这其实是对问题的逃避,它暴露了你不自信的一面,也会让心理变得更灰暗,面对难题,积极地想办法解决,才是真正强者的选择,也会让生活变得更阳光。
, 百拇医药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者张日昇教授分析,“巫毒娃娃”实质就是一种流行饰品,青少年买“巫毒娃娃”后,通过心理暗示,可以寻求一定的自我寄托,获得一些宣泄的快感。其实“巫毒娃娃”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是诅咒和惩罚仇人,但如果被用到其诅咒一面,一些社会问题就会突现出来。目前一些年轻白领、学生购买娃娃多为减压,也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用来发泄私愤,长此下去容易导致心灵扭曲甚至助长暴力行为倾向。“如果这种挫败感得不到及时宣泄的话,拥有者可能就会采取极端的行为发泄情绪,比如将‘针刺’这种仇恨行为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悲剧就有可能产生。”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的硕士、成都的心理专家朱文波先生非常担忧:“‘插心人’在中国古代就有,叫做‘蛊’,是害人的东西。反映了人心阴暗、自闭、残忍的一面,非常不健康,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理念。社会生活中矛盾不可避免,这种宣泄方式不能称作是健康的,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可以寻求正当的解决途径,如交流沟通。如果把这些东西用到人际关系上,对人际关系会产生更加严重的损害。一般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如果只从自我主观感觉出发,会导致不全面的误解。长期下去,会形成用恶意、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身边的事物,想‘毒’别人,最后毒害的却是自己。”
, 百拇医药
提倡健康的发泄方式
现在的“巫毒娃娃”就是利用“交感巫术”,即以巫毒娃娃与人的相似率,来将自己的怨恨发泄到某人身上。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即使你刺激“巫毒娃娃”的任何部位都不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商家借用古代巫术制作的产品会对人的认识产生不良的导向,大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让古代巫术在现代复活。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国际家庭心理学会会员权朝鲁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一些大中学生面对学习、成长以及青春期生理变化等方面的压力,思想情绪容易波动,容易被不健康的东西诱导。而“巫毒娃娃”、上网算命、短信算命等迷信内容的流行,凸现相关单位对青少年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缺位。
有关专家指出:虽然生活中的矛盾不可避免,但这种宣泄方式很不健康,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提倡健康的发泄方式至关重要,希望家长和教师要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在国外尤其是日本,有专门的出气娃娃和出气公司。日本一些大企业甚至专门设有出气室,将一些充气娃娃和沙袋摆在里面,职员生气时可以击打不倒翁似的出气娃娃,或者打球时把球想成令人生气的事物用力打,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转移作用。我国也有类似作用的“发泄吧”可资借鉴,相比较“巫毒娃娃”,上述发泄的方式比较健康和阳光。
, http://www.100md.com
此外,新兴的“巫毒娃娃”迷信活动,让工商、公安等部门在管理上存在真空,亟需有关部门出台措施专项整治。
相关链接
“巫毒娃娃”风靡的来历
原始的“巫毒娃娃”是非洲南部巫毒教施法时的一种媒介,由兽骨或稻草编制而成,面目狰狞,多被当地巫师用来诅咒敌人或保护族人之用。但后人认为巫毒术中关于守护、治疗、恋爱等正面的法术能给人带来幸福,于是手工编制的各系列主题“巫毒娃娃”就开始流传到泰国等地。最初这些娃娃没有完整的系列和功能说明,也并不叫做“巫毒娃娃”,一般都被泰国民间用来作为护身符或者诅咒仇人之用。后来商家通过聘请专业的设计师对这些娃娃进行了分类、改进,赋予每个娃娃明确的含义。由于被商家赋予某种“神力”色彩,因此“巫毒娃娃”很快就在东南亚、台湾、香港乃至韩国、日本流传开来。
编辑/柏青, http://www.100md.com(吴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