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 > 2006年第7期
编号:11337642
水均益:母亲的健康比工作重要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日 《健康必读》 2006年第7期
     水均益的哥哥给读者讲述了一个重视亲情的著名节目主持人,让我们看到了电视里从容不迫,侃侃而谈的水均益的另一面。

    清贫岁月,兄弟相互扶持情意深

    我们出生在甘肃兰州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水天明是兰州大学外语系的教授,母亲原为兰州一家邮局的职员。父母共育有4个子女,大哥水恒进、姐姐水宁宁、我及弟弟水均益。

    水均益从小就跟我特别亲近,他总是像“小跟屁虫”似的跟着我,虽然他跟着我做这做那,但他逼着自己每件事都要做得比我更好,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他也用在了学习上。初中毕业时,他以高分考上了甘肃省重点中学甘肃师大附中。

    1978年9月,我考取了上海外国语学院,从此便开始了和弟弟聚少离多的日子。在读大学的4年间,因为路途遥远,经济拮据,我很少回家。

    1981年1月,禁不住思念之苦的弟弟居然独自从兰州辗转几趟火车来上海看我!那天,当我在火车站出站口看见一路风尘的弟弟后,禁不住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倒是弟弟立马扑上来抱着我说:“哥,我好想你!”看着当年的“小跟屁虫”已经长成小男子汉了,我百感交集。

    1984年,水均益被分配到北京新华总社。刚到新华社时,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他一度想当“逃兵”,产生了离开北京回兰州工作的想法。我知道这一情况后,马上告诉了姐姐,我们姐弟俩分别给他写信,在家人的合力劝说下,水均益安定了情绪,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永失慈父,孝儿泣血和泪致悼词

    早在2000年12月,父亲就因严重的心肌梗塞生命垂危,被送进了医院。那时,水均益的工作非常繁忙。可他坚持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短短10天里,4次乘飞机回兰州看望父亲,有几次是当天下午来,连夜又返回北京。

    水均益本是坚强的人,谈到父亲的养育之恩时,他竟也泣不成声。他说:“我也算是一个名人,但出名这么多年,在物质上我虽然没有过多地孝敬父母,但父母亲在我心中的地位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这次我一定要尽点孝心。”此后,父亲的身体恢复得很好。谁都没有料到,3年后,父亲突然就离开了我们。

    值得安慰的是,在父亲弥留之际,他终于见到了令他骄傲的小儿子,父亲轻轻地朝弟弟伸过去清瘦的手,留下了最后一句话:“明天我要吃碗揪面片。”这句再平常不过的话,令在场的亲人肝肠寸断,弟弟更是紧紧地握住了父亲的手,眼泪在眼眶里滚动……

    弟弟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来为父亲撰写悼词。我相信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写、也最饱含深情的一篇文章,因为他有太多的歉疚要说给父亲听,有太多的哀思与情感要献给父亲。

    接母进京,承欢膝下尽享亲情

    终于到了返京的日子,临行前,水均益把全家人聚集在一起,专门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在会上,他开门见山地提出要把78岁的老母亲和身体不好的大哥水恒进接到北京去照顾。

    弟弟的提议令我们大吃一惊又异常感动。母亲执意不从,弟弟急了,他拉着母亲的手说:“妈,您若不去北京,我就把央视的工作辞了,回兰州照顾您。我不是随便说说的,现在我心中,母亲的健康比工作更重要,如您不去北京,我就这样做!”弟弟这番重若千斤的话,一句一句地“砸”向了全家人的心中,“砸”得母亲老泪纵横,“砸”得我和哥姐泪湿衣襟。

    就这样,母亲和哥哥跟随水均益到了北京。弟弟特地在央视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给母亲和哥哥单独住,并为他们请了保姆。只要他在北京,下班后,水均益几乎每天去看母亲和哥哥,让母亲尽享天伦之乐。

    编辑/阿赵,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