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医学导刊》》 > 2008年第2期
编号:11735063
2例药物性皮炎误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1日 《新医学导刊》 2008年第2期
     中图分类号:R75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08)-2-0130-02

    【关键词】 药物性皮炎 误诊分析

    我科在门诊工作中遇2例药物性皮炎分别误诊为“颜面再发性皮炎和痤疮并发湿疹”,经反复治疗,疾病迁延难愈,后详细追问病史,确诊为药物性皮炎,嘱其停用药物后,病愈。追踪观察,无复发,现将诊治经过总结分析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例1 患者女性,46岁,系我院后勤工作人员。以面部皮肤发红、瘙痒就诊。该患自2003年6月发病至2006年9月在我科门诊治疗。每发病时无明显诱因,病程长短不定,有时能自愈,反复发作。皮肤科检查:发病时不同程度出现眼睑周围、双眉弓、面颊部、口周、下颌、双耳前或耳廓,重时累及全部颜面,发生轻度限局性红斑和水肿,并有细小糠状鳞屑,红斑有时发展到颈前皮肤,全身其它部位皮肤未见异常,愈后稍留有轻度色素沉着,但每次病愈后右下颌有一色素斑较明显,且色渐加深、增大,最后约有1×1.5cm2大小。

    1.2 例2 患者男性,48岁,系本院工作人员亲属。因后背皮肤瘙痒、流水,于2006年7月来我科就诊,首次皮肤科检查:后背部偏右侧见密集的丘疹、丘疱疹,部分皮疹呈小水疱样,基底潮红,一些皮疹融合成片,表面糜烂有渗液,且结黄痂。后背其它部位见散在的红色丘疹,少量丘疹表面有脓点,并有1-2个红色、暗红色小结节及少量疤痕疙瘩。

    2 诊治经过

    例1患者多次在我科门诊诊断“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面部红肿、瘙痒明显时,给予抗组织胺类药物口服;并用3%的硼酸溶液湿敷;或静点维生素C加葡萄糖酸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