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01
编号:13780882
经络之“谜”有望破译,人类平均寿命将再延长十年(4)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健康必读·下半月》 20101
     从这个病例说明,如果有先进的医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人类就可以对各种中西医医疗技术运用自如,就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类的医疗水平,就可以减少多少个家破人亡的悲剧呀。没有先进的医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人们看病就象碰运气,碰中了就治好了,远不能达到很好的疗效。

    又如有经验的医生治牙痛,把牙齿分为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区,分别配属大肠、三焦经等四经络,某一区牙痛,就清泄相关经络之火,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所以用中医药治疗细菌感染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些中轻度的细菌感染可以用中药来控制,减轻或消除因人们滥用抗生素而造成耐药菌株增多,治疗效果下降的现象.加强中药抗炎的针对性,可能增强治疗效果,如用龙胆泄肝汤治疗眼结膜炎,比用牛黄解毒片好.运用此原理可以建立中医抗炎的标准化,某经络有炎症,首选几位中药治疗。中药的整体调节作用使人体恢复平衡,可以使组织细胞和血液细胞增加干扰素的分泌,对付病毒性感染,也是大有可为的.有望治愈世纪绝症——爱滋病。出现炎症还有一个病因就是因人体较虚,造成患者抵抗能力不足,造成病菌和病毒感染,这就要用补的办法才能治愈炎症。
, 百拇医药
    我有一个亲戚妹子,只有二十多岁,正是爱美的时候,两年前脸上开始长红疙瘩,一下子变得很难看。看了很多中西医,西医用抗病毒感染,中医用清热解毒的方法,但病情总是时好时坏,不能断根,药费花费上万,过两年都没有治好。

    有幸遇上了一个有经验的老中医,根据病人体质较弱,抵抗能力较差的毛病,用补中益气的方法,增加病人的抵抗能力,只用八付药就彻底治好了她的疾病。从治这个小病,就看出中医治病真是存乎一心、妙存一用、千变万化、魅力无穷,体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也说明从治一个小病也离不开先进中医理论的指导,要不病早就治好了,减轻了病人多少痛苦。

    中医内科也是利用这条原理,中医发现五脏六腑都是通过经络互相联络,把各脏腑调节平衡就可以治病.如疏肝健脾,补肝益肾、补肾纳气、宣肺气利小便等,都是使全身生物电恢复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例如肝逆横脾,中医采用疏肝健脾的办法,来治愈它.还有内科疑难病症奔豚气,患者感到一股冷气由腹部,吹到胸部,这是因为患者上虚下实,生物电由腹部逆流胸部,造成不适,通过中药的整体论治,可以治愈这个疾病.还有心火上炎利小便、治近视补肝肾、利小便实大便、四肢无力补脾健胃等等都是使全身生物电恢复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
, http://www.100md.com
    淤血和痰饮是中医最常见的疑难杂症,也是中医的独特治病理论。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积存于体表和体内的表现.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痰饮出现在体表的部位,绝大多数都是病变器官在体表的投射穴位,并且局部出现电阻增高、电位下降的现象.使相应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活动减慢,不能消化营养物质,造成水液拘留,形成痰饮。中医通过整体论治,把全身各组织器官调节平衡来治愈此病。

    近年经过大量的事实发现,当某一脏俯器官生命活力下降,身体相应的部位出现脂肪堆积,所以肥胖并不一定是营养过剩造成的,是身体某器官生命活力不足,生物电强度下降,不能消化营养造成的,为中医减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淤血是指机体某一局部的血液凝聚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中医通过药物可以影响血液循环,据观察,适宜的电流刺激可以大大促进血液细胞的活力,改变红细胞沉降率、血管统透性,是气为血之帅的原理.所以中药采用收敛止血、凉血止血、化淤止血、温经止血、活血祛淤药,通过调节全身生物电,都可以影响血液循环.治愈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症。
, http://www.100md.com
    中医不但能治病,还非常强调补养身体,如:补中益气汤有补气的作用,使人体产生较强的生物电,治疗如胃下垂。视网膜脱离,脾胃气虚等虚弱性疾患.疮家圣药黄岐也有补气的作用,使人体产生较强的生物电,促进伤口的愈合。

    中药对内分泌也有影响:中医学的肾实际上指的是内分泌器官,而补阳药如鹿茸,鹿角等药都是兴奋全身交感神经,产生生物电,刺激全身组织器官恢复生命活力,同时刺激多种内分泌功能,恢复人体健康.但是服多了就会上火,破坏人体平衡,产生副作用.所以中药补益剂,十分讲究滋阴壮阳,一面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一面恢复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力.使人体在更高的水平恢复平衡,恢复健康。

    服用中药,可以调整脏腑功能活动,改变生物电运行路线.有经验的气功师和医学家经过服药,可以感受内气运行变化,还可以帮助气功锻炼,神医扁鹊就是服用长桑君的药,出现特异功能,为人们治病。

    由于中医药的治病原理是用不同的药物作用于不同组织器官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它们的生理活动,使生物电恢复平衡,整体论治,补不足,损有余,恢复患病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力达到治病的目的,也是中医辩证论治有别于西医辨病论治的原因,所以中医理论与实践有模糊性的一面,治病主要凭经验.明白了这个原理,可以使中医走向定性化、定量化的正规道路,让外国人更好的理解中医理论,使中医走向世界,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让中医焕发出新的光彩。
, 百拇医药
    9 针灸治病的原理

    针灸中的经络,穴位有固定的位置,说明经络,穴位是有物质基础的,根据费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针灸得气后,穴位局部钙离子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产生钙离子的是肌间膜组织,而中国一位科学家已发现钙离子是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笔者也发现穴位都在骨骼和肌肉凹陷处。针灸刺激穴位下肌梭或游离神经末梢,兴奋交感神经,使穴位局部生物电位增高,产生“酸、麻、涨、热”等针感,这就是针灸所说的“得气”。产生针感后,穴位处静电位明显上升,在经络线上出现电位波动,而经络线以外则不出现.因为脏腑器官产生的生物电通过经络投射到体表,而体表穴位受刺激产生的生物电,又反过来作用于脏腑器官,调节它的生命活动,它们的影响是双向的。所以针灸治病的原理,就是针灸穴位产生生物电,通过经络,调节相应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使之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病的目的。

    不同的手法可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补法和烧山火就是通过手法兴奋局部交感神经,增强生物电产生补和热感的效果。泻法和透天凉就是通过手法兴奋局部副交感神经,降低生物电,产生泻和凉感的效果.。例如:有人认为胃运动时,可使慢电位波幅增高;当胃运动抑制时,慢电位波幅降低。其中,针刺泻法组的体表胃电波却以降低为主。从而表明针刺提插补泻可引起胃运动功能的不同效应。[15]
, http://www.100md.com
    针灸产生生物电的调衡作用,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低下和过于亢进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还可以抑制过敏反应,民间流行的疤痕灸长强穴,可以治反复发作的荨麻疹。

    传统的割治疗法,也是这个原理:如常见的小儿挑疳积.就是于脾胃在掌的投射点处割除一点脂肪组织,造成伤口处电位持续上升,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与此类似的还有埋线,穴位贴药等。

    10 针灸循经感传的原理

    循经感传指的是刺激人体的经穴时,受试者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感觉(酸、麻、胀、热等)或出现红线、皮丘等,从接受刺激的穴位开始,缓慢地向一定方向循行,其循行所经过的轨迹,与古迹医籍中所记载的经络循行路线在四肢上基本一致。[2]

    循经感传是生物电在体表的集中反应.当针灸刺激穴位后,兴奋穴位局部交感神经,产生了生物电,生物电沿经络运行,又兴奋了经络周围的交感神经,就象接力

    一样,出现循经感传,可出现一系列的变化.首先是真皮层血管神经功能改变,使循经毛细血管扩张,形成带状红斑,进而循经出现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形成丘疹.继续出现血管脆性改变.红血球渗出,形成循经的出血带[2]。生物电经过经络沿线,刺激皮肤感觉神经,出现(酸、麻、胀、热)等现象,同时循经出现痛阈值增高,电阻下降,电流增强的显著变化。, 百拇医药(何旭初)
上一页1 2 3 4 5 6 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