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03
编号:13780097
血常规检验中的几点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健康必读·下半月》 20103
     [摘要] 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血常规检验的最原始的手段是通过显微镜人工镜检,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已成为取代镜检进行血常规分析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带分类的血液分析仪。无论是镜检、还是使用血液分析仪,要获得血常规检验的稳定可靠、准确的数据,防止临床诊疗作出错误的判断,实验室检验要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验中的多种影响因素,并严格加以控制。

    [关键词] 血常规 检验 体会

    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现将几点体会报告如下:

    1. 标本的采集

    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取得高质量的标本。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保证血液标本中各项细胞的完整形态是作为血常规检验用的高质量的标本的最基本的要求。血液细胞检验标本的制备分为采集和抗凝2个步骤。
, http://www.100md.com
    1.1标本的采集

    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规检验标本,最常用的途径是静脉采血和末稍毛细血管采血。各类文献均表明,静脉血血样是最可靠的标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细血管血样中与静脉血差异最小且较为稳定的血样。有研究表明,与静脉血相比,手指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仍然较差;白细胞计数明显高(+8%)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9%)。因此,绝大多数专家建议:血常规检验特别是应用血液分析仪时,应使用静脉血。

    1.2标本的抗凝

    用于血常规检验的血样必须经抗凝剂抗凝处理,在目前的众多抗凝剂中,EDTA盐是对白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影响相对较小的抗凝剂,最适合用于血常规检验。除采血因素影响外,多数情况下,血样的质量取决于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凝血块的可能性增加,在用于血细胞分析仪时,微凝血块可能阻塞仪器,同时影响一些检验指标。血液比例过低时,抗凝剂相对过剩,对检验指标会造成严重影响。血液经EDTA抗凝后,白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和时间及EDTA浓度有关。EDTA的最佳浓度(与血液比)为1.5mg/ml,如果血样少,EDTA的浓度达到2.5mg/ml,中性粒细胞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碎片,这些改变都会使常规检验和血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的结果。这一点在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时尤为重要。
, 百拇医药
    静脉血和末梢血均可经抗凝剂抗凝成全血标本,显而易见,末梢血抗凝标本要达到合适的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多数专家建议,在制备全血标本时,应使用定量的含EDTA盐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

    无论镜检,或是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仪,由于绝大多数的对标本稀释的稀释液中含有抗凝剂,在一定量的稀释液中可直接加入微量静脉血或末梢血液(10—40l)即可制备成通常所说的预稀释标本。多数情况下,预稀释标本的制备适用于末梢血的血样。

    2. 标本的稀释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的红色粘稠混悬液。在进行血细胞检验计数时,直接用血液计数是困难的,无论是镜检还是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均需合适准确的稀释后才能进行血细胞的检验计数。基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在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应用中,稀释倍数和计数容量是最重要的设计指标之一。稀释倍数过低,会形成细胞排队通过传感器的重合缺损;稀释倍数过大,则会造成一定测量容量内血细胞的数量过少,这都会严重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测量精度。

    3. 标本的保存

    抗凝剂因时间和浓度的不同,会造成对血细胞形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用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在标本收集后的5min或30min后,8h内(室温)检测,可以得到最佳的检测结果。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数据,则标本可以在2℃和8℃的条件下存入至24h。预稀释标本一般需要在标本制备后10min内予以测量;如果稀释液中添加细胞稳定剂,预稀释标本的存放时间也不可超过4h。

    总之,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要想取得准确的检验数据,就要在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中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百拇医药(陈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