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05
编号:13778492
围手术期血压控制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健康必读·下半月》 20105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患者中前者占95%以上,后者不足5%.我国是高血压大国,众多的围手术期病人由于精神紧张、外伤、疼痛、手术创伤及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的疼痛刺激,可使高血压病人血压进一步升高,有的甚至发生高血压急症(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急性左心衰竭),因此,围手术期高血压(Perioperative hypertension)及其护理已经是摆在手术科室护理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

    1 血压控制

    1.1 术前血压准备:对病人情绪和病情稳定血压仍高于正常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病人,术前给予适当的降压处理对预防手术过程中的血压剧烈波动及心、脑血管意外十分重要,其降压目标为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即对于中、青年患者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压降至135/85mmHg或正常范围内;对≥60岁的老年患者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其降压的速度和方法应该依据病人的基本情况、心、脑、肾等主要器官功能情况、手术的急缓选择合理的降压措施,但切忌造成血压骤降,除非合并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急进性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竭等高血压急症或术中出现严重的高血压一般不主张静脉应用降压药物。

    1.2 术中血压管理:血压剧升,超过基础血压的25%~30%即应处理,在全麻时气管内插管最易引起血压剧升,目前尚无安全、确切的预防方法,可行的措施有咽喉部与气管内的充分表面麻醉,小量芬太尼静注,适宜的麻醉深度,诱导用药加深麻醉至血压降到波动允许的下限。对于气管内插管、手术切皮、开胸、开腹、内脏探查等刺激性强的操作一旦引起血压剧升,首先应适当加深麻醉,必要时可补注异丙芬、芬太尼,倘仍未能有效控制,可选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降压药物。对于苏醒期的血压升高首先应确保无痛、无躁动挣扎、无恶心呕吐,血压仍高时,可给适量降压药调控至允许范围之内。

    1.3 术后血压控制:术后血压受术前高血压的程度、血压准备是否充分、手术创伤的大小、失血的多少、麻醉方式、术中用药尤其是血管活性药物(包括降压药物或升压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较大的手术,病人受失血、麻醉药物、镇静药物、止痛药物等因素的影响,术后短时间内血压一般不会太高,有时甚至偏低。但随着血容量的补足,麻醉药物、镇静药物、止痛药物作用的逐渐消退,血压逐渐升高,对血压超过基础血压25%-30%和血压≥160/100mmHg的患者可采用静脉滴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待病情稳定禁食解除后改为口服药物维持。对于较小的手术,局部麻醉,病人处于清醒状态的患者,术后血压多升高,对血压不超过基础血压25%-30%和血压<160/100mmHg的患者可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给予镇静药物或止痛药物结合口服降压药物治疗。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在围手术期内应认真、仔细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尽可能消除对手术的恐惧、紧张感,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或(和)镇痛剂,保证病人充分休息,以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控制血压于稳定状态。其次应对高血压病人做全面的检查,全面评估病人的病情和心功能状态,从而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

    2.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血压病人术后24h内应每小时测血压、心率1次,掌握术前基础血压,以便了解术后血压升高的程度,同时注意观察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某些因素,如寒冷、疼痛、焦虑、失眠及尿潴留等,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2.3 掌握补液量和输液速度:某些高血压病人由于病程长,往往有潜在心、肾功能不全,当血容量短期内急骤增多时,可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导致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和急性左心衰竭,故补液量应满足病人生理需要量即可,不宜过多,速度宜慢不宜快。

    2.4 使用降压药物的护理:对围手术期高血压病人,应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当药物、给药时间和给药途径,有效控制血压。在用药时应注意按时给药,严格按医嘱掌握药物剂量和间隔时间,以防漏用。对禁食病人可采用舌下或静脉给药,对静脉给药一定要注意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速度,速度不可过快避免血压骤降引起心、脑、肾灌注不足,血压稳定且病人可进食时及时改为口服药物。在使用利尿剂时应监测电解质,以防发生低血钾。在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尤其是老年病人,在坐起、站起时,动作应尽量缓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发生。

    2.5 出院指导:要让病人了解有关的高血压知识,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定期测量血压;向患者说明高血压病需坚持长期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的重要性,控制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防止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和心、脑血管意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避免各种不良刺激;注意科学饮食,减少钠盐、动物脂肪的摄入,忌烟、酒;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适当参与运动,并注意血压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休息;定期复诊,按医嘱服药;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杂志,2000,8(1):94-102

    [2] 张秉钧.高血压病人外科手术时的几个问题.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4):196-197

    [3] 刘卫红.老年病人术后高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3,28(2):84, 百拇医药(聂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