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05
编号:13778525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最新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健康必读·下半月》 20105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6-0103-01

    自1938年Willess首次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到临床后,该术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治疗髋部关节疾病的标准手术之一,在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恢复髋关节稳定和肢体功能等方面,已为学界和患者广泛认同,并迅速推广。随着临床深入研究,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 不断推动人工关节的发展。现就其进展作一综述。

    1 假体的固定方式

    经过30多年的临床应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的优势逐渐体现并成为目前的主流。非骨水泥假体置入时,基本保留了患者原来的骨质,对以后可能进行的二次手术预留了相对较多的骨质。骨水泥碎屑是诱导骨溶解发生的启动因素之一,是影响关节置换术远期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生物学固定成为首选方式,只有在高龄患者、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和一些特殊假体如肿瘤人工关节中才考虑使用骨水泥型假体。

    Harris[1]长期随访显示,骨水泥假体术后8年的松动率为0.58% ;12~15年后14%的患者出现Ⅲ度骨水泥松动(界面出现连续的透亮线), 11%的假体出现移位;20年后,22%的假体发生松动,其中8% 的假体需要翻修;25年的随访则有15%的假体因为无菌性松动需要翻修。年轻患者(小于50 岁)的无菌性松动发生率更高:术后12 年有44%的松动率,18年有13%的假体因无菌性松动需要翻修,23年随访结果有23%的翻修率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