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和风险
【中图分类号】R723.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7-0228-01
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的增多和(或)细胞体积的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它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国际上通用的判定标准是体重超过了相应身高所确定的标准值20% 据报告,我国现有超重和肥胖人数约2.6亿,而且儿童肥胖率达8.1%,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肥胖症将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说肥胖症是万病之源并非夸张。俗话讲一肥生百病,肥胖可损害心血管(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胆石症、脂肪肝)、呼吸系统(肺活量下降、呼吸暂停综合征)、肌肉骨骼(骨关节炎)、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和生殖系统(性功能减退、月经失调)等。肥胖症的形成除遗传因素外,主要由不健康生活方式所致,如热量尤其是动物脂肪摄入过多、体力活动过少和烟酒过度等。
(一) 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肥胖导致儿童全血粘度增高,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载脂蛋白(APO-B)等浓度显著增加;左室射血时间和心搏出量高于正常体重儿童,血压明显增高。提示肥胖儿童具有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
2.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肥胖儿童的肺活量和每分钟通气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说明肥胖症能导致混合型肺功能障碍。
3. 对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肥胖儿童的生长激素和泌乳激素大都处于正常低值,甲状腺素T3升高,男孩性激素降低,女孩则雌激素代谢亢进,可发生高雌激素血症,肥胖儿糖代谢障碍,很容易发生糖尿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4.? 对体力和智力发育的影响 男女肥胖儿骨龄均值大于正常儿,第二性征发育均显著早于正常儿。肥胖男生倾向于抑郁和情绪不稳,肥胖女生倾向于自卑和不协调。
(二)肥胖对成年人健康的危害
1. 经许多研究证实了脂肪分布和健康的关系。上身性肥胖(以腹部肥胖为主)者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危险增加,同时死亡率亦明显增加。下身性肥胖(以臀部和大腿肥胖为主)患上述疾病的危险相对较低。
2. 肥胖是引起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的危险因素。肥胖者周围动脉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肥胖也能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心肌病并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3. 肥胖者易患糖尿病。常表现为对葡萄糖的不耐受,对胰岛素的抵抗性。
本篇文章来自百医药网 原文链接: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4-4721/2008/23/36.htm
作者单位:20024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 百拇医药(陈娟)
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的增多和(或)细胞体积的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它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国际上通用的判定标准是体重超过了相应身高所确定的标准值20% 据报告,我国现有超重和肥胖人数约2.6亿,而且儿童肥胖率达8.1%,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肥胖症将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说肥胖症是万病之源并非夸张。俗话讲一肥生百病,肥胖可损害心血管(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胆石症、脂肪肝)、呼吸系统(肺活量下降、呼吸暂停综合征)、肌肉骨骼(骨关节炎)、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和生殖系统(性功能减退、月经失调)等。肥胖症的形成除遗传因素外,主要由不健康生活方式所致,如热量尤其是动物脂肪摄入过多、体力活动过少和烟酒过度等。
(一) 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肥胖导致儿童全血粘度增高,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载脂蛋白(APO-B)等浓度显著增加;左室射血时间和心搏出量高于正常体重儿童,血压明显增高。提示肥胖儿童具有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
2.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肥胖儿童的肺活量和每分钟通气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说明肥胖症能导致混合型肺功能障碍。
3. 对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肥胖儿童的生长激素和泌乳激素大都处于正常低值,甲状腺素T3升高,男孩性激素降低,女孩则雌激素代谢亢进,可发生高雌激素血症,肥胖儿糖代谢障碍,很容易发生糖尿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4.? 对体力和智力发育的影响 男女肥胖儿骨龄均值大于正常儿,第二性征发育均显著早于正常儿。肥胖男生倾向于抑郁和情绪不稳,肥胖女生倾向于自卑和不协调。
(二)肥胖对成年人健康的危害
1. 经许多研究证实了脂肪分布和健康的关系。上身性肥胖(以腹部肥胖为主)者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危险增加,同时死亡率亦明显增加。下身性肥胖(以臀部和大腿肥胖为主)患上述疾病的危险相对较低。
2. 肥胖是引起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的危险因素。肥胖者周围动脉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肥胖也能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心肌病并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3. 肥胖者易患糖尿病。常表现为对葡萄糖的不耐受,对胰岛素的抵抗性。
本篇文章来自百医药网 原文链接: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4-4721/2008/23/36.htm
作者单位:20024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 百拇医药(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