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13
编号:13771889
儿童癔症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王青丽 邢玉芹 张文霞
第1页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199-02

    实行计划生育后,孩子成了每个家庭的金枝玉叶。因此,溺爱已经成了每个家庭残害孩子的糖衣炮弹。由于中国传统中对孩子的溺爱,没有与时俱进,也就是说,计划生育是实行了,但相对应的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却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索,如今一些独生子女的恶习逐渐暴露出来了,由于儿童少年本身所具有的天真幼稚,心理发育不完善等特点,致使儿童少年癔症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癔症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症状主要表现为癔症性朦胧状态,情绪暴发,癔症性遗忘、癔症性漫游、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假性痴呆,以及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等转换性症状,也包括躯体内脏障碍等躯体化症状。各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损伤。它的发生与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家庭有密切关系。目前如何减少及预防儿童癔症的发病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儿童癔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八月收治的23例儿童癔症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3例中,男7例,女16例,男:女=1:2.29,发病年龄8岁

    -16岁(13.5±2.78)。病史3年—4年(0.47±0.19)。

    1.2 教养方式 教养严格子女感到压力过大5例(21.74),对子女骄纵、过分溺爱16例(69.57%),缺乏教育2例(8.69%%)

    1.3 发病诱因 受批评4例(17.39%),外伤或受惊吓4例(17.39%),吵架5例(21.74%),父母不和者6例(26.09%),竞争父母宠爱3例(13.04%),躯体疾病1例(4.35%).

    1.4 治疗 23例患者均进行心理治疗,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暗示治疗13例,环境治疗14例,行为治疗4例,抗焦虑治疗16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1例。

    1.5 疗效 痊愈20例(86.96%),好转2例(8.7%),无效1例(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