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316-01
【摘要】本文目的在于探寻治疗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0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脑血管病的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结合神经干刺激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取穴方法。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5%,对照组62.5%,两组疗效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两组治疗方法治疗吞咽障碍均有效,醒脑开窍结合神经干刺激疗法治疗吞咽障碍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关键词】假性球麻痹 神经干刺激疗法 吞咽障碍 针刺法
假性球麻痹是脑中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以饮水呛咳、构音障碍和强哭强笑为特征,其中吞咽障碍危害最大。目前,西医对于假性球麻痹本身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1〕,吞咽障碍、饮水呛咳严重者给予插胃管鼻饲进食及所需的口服药摄入。笔者在近几年临床工作中,运用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法〔2〕结合神经干刺激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并与传统的常规针刺治疗相比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0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在64岁-81岁之间,病程在1周--1个月,最长3月余,全部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障碍患者均经西医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排除标准:病情危重或急性期病情不稳定;认知障碍不能配合者;不能坚持治疗者;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纳入标准: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神经内科系统正规的基础治疗;治疗的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日本洼田俊夫饮水实验Ⅲ级以上者;病程在一周或三个月内,病情稳定,意识清醒者;经脑部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针刺治疗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配穴:风池、翳风、完骨、舌中。副穴:舌下神经刺激点。操作方法: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泻法,施手法1min;继刺水沟,向鼻中膈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度角斜刺,进针1-1.5寸,行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三下为度。刺舌下神经点1寸左右,至舌根麻胀或触电感,手法应轻,避免损伤神经干;风池、完骨均向喉结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手法1min为度;舌中穴斜刺向舌根0.5寸,捻转10秒后出针。留针30min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